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6部分

鬱悶的是,航空母艦不具備上述能力,如今紅海軍總共能出動的也就是5艘航母,加一塊也湊不出幾百架轟炸機,而且請注意Ro2和Ro3最大載彈量有限,帶不動五噸或者十噸的炸彈,也就是說紅海軍打擊這種異常堅固的目標是能力不足的。

要不咱們就別炸U艇洞庫,還是對付提爾皮茨得了?不過實話實說,提爾皮茨也不好對付啊!

到不是提爾皮茨防空能力很強大,眾所周知二戰中德國戰艦的防空能力就是笑話,真正讓提爾皮茨變得難以對付的是其藏身於獨特地理環境。

此時,提爾皮茨號藏身於挪威特隆赫姆24公里之外的法藤峽灣。這處峽灣水面寬約1。2公里,三面包夾在峭立的崖壁之間。而且提爾皮茨號所下錨的位置,正處於北面崖壁的正下方,在崖壁上和四周圍佈置了海量的高射炮和防空氣球。

實際上皇家空軍在1942年1月進行的“加油行動”就被證明,提爾皮茨號很難攻擊。在那次行動中16架轟炸機中僅僅有兩架飛抵了挪威海岸線,找了半天沒有發現提爾皮茨的蹤跡之後,胡亂找幾艘船舶投下炸彈就返航了。之後不死心的皇家空軍又試了幾次,但是結果都很不理想。

可能有同志要說,既然水平轟炸和俯衝轟炸不行,那就上魚雷吧。很可惜魚雷也不行,因為在提爾皮茨號附近圍了一圈反潛網和防雷網。當年皇家海軍派X級袖珍潛艇前往突襲時,差一點就功虧一簣。

李曉峰很清楚,當前的情況下,想要透過空襲摧毀提爾皮茨號無異於是痴人說夢,那提爾皮茨號是不是就沒辦法解決呢?某仙人不這麼認為,他還是想出了兩種辦法——一種是技術性的解決方案,另一種是戰術性的解決方案。

先說技術性的方案吧。這也是從三十年代開始李曉峰一直在強力推動的方案,那就是導彈。具體的說就是反艦巡航導彈。進入1941年後,後來被稱之為P1的反艦導彈研發速度是陡然加快了,而且因為空軍的加入,在關鍵電子裝置研製的的投入上大大加強。到1942年五月份,小直徑的圓錐掃描雷達已經拿出了成品,雖然可靠性和體積依然偏大,但總算是解決了有無問題,反正勉強也是能夠使用的。

有了雷達還是不夠的,另一個困擾蘇聯導彈工業的重大問題就是發動機,當時研發部分拿出了三套方案,一套是利用現有活塞發動機的常規佈局發難,另一套是火箭發動機方案,最後一套是噴氣動力的方案。

這三種方案中首先被淘汰的就是噴氣動力方案,因為蘇聯的冶金和精密加工能力還是太差,噴氣動力實在搞不來,勉強攢出來的發動機故障率奇高。

接下來就剩下兩個方案了,火箭發動機方案比噴氣方案好不少,至少透過火箭炮的研發,這方面蘇聯還是有一定的技術儲備的。一般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和液體火箭發動機都還行。但是要用在導彈上的不是一般的火箭發動機,按照設計指標,P1反艦導彈要求攜帶一枚500公斤重的穿甲彈頭,還要求射程不低於三十公里。好嘛,這兩項加在一起,難度就飆升了。反正現有的火箭發動機是不可能滿足要求的,推力嚴重不足!

按照正常的研發速度推算,要解決發動機的問題,至少還需要一年。不過很顯然,李曉峰是等不了一年的,他現在就想證明海軍航空兵的威力。

於是乎,火箭發動機動力也出局了,似乎只能利用現有的活塞發動機搞一款類似於“小飛機”的導彈了。但是這有一個問題,現有的活塞發動機佈局,基本上機頭都要被髮動機和螺旋槳佔據。而導彈的導引頭因為視野的關係最好也是要放在機頭,這不可避免的就產生了矛盾,要麼將發動機和螺旋槳挪到屁股上去,要麼就得在機腹佈置導引頭。

蘇聯設計師的選擇很簡答,那就是將發動機放在尾部,這枚後來被稱之為反艦一號的怪怪的導彈就這麼誕生了。似乎可以開香檳了?似乎提爾皮茨在劫難逃了?

嘿嘿,你高興得太早了。反艦一號戰術效能沒有任何問題,甚至還超出了技術要求,其最大射程達到了六十公里(活塞發動機省油),而且實彈射擊表現也還不錯。

但是,海軍航空兵根本就沒辦法用它來攻擊提爾皮茨。原因很簡單,因為使用了活塞發動機和類飛機佈局,這種導彈的體積很大,它塞不進彈倉只能外掛。而紅海軍現有的攻擊機中,沒有一種能夠在機翼下掛上它,至於機腹,因為離地高度更低,導彈碩大的螺旋槳就能直接宣判這不可能。

這麼說吧,反艦一號導彈就沒辦法使用,紅軍所裝備的攻擊機和轟炸機中就沒有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