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勃涅日列夫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那位克格勃主席。
李曉峰看到這個名字出現在自己的秘書候選人當中時,也很是意外。因為按照歷史的程序,今年才26歲的安德羅波夫應該在卡累利阿—芬蘭社會主義共和國擔任團中央第一書記。在歷史上,衛國戰爭爆發之後,這位應該在卡累利阿地區打游擊才對,怎麼會忽然跑到莫斯科來呢?
當時,李曉峰準備將安德羅波夫的名字直接劃掉,準備讓這位該幹嘛就幹嘛去,因為他對安德羅波夫的評價並不高。不過就在他準備付諸行動的時候,又改變了主意。
像安德羅波夫這種後來能登上最高寶座的人,絕對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傻子是不可能登頂的。而現在,李曉峰身邊缺乏有能力又有野心的人,他還沒有組成一個屬於自己的集團,而這也是在衛國戰爭爆發之後,他同斯維爾德洛夫矛盾爆發之後,屢屢處於下風的重要原因。
當時李曉峰掰著指頭算了算,他身邊真正有用的人,軍隊方面倒是很多,可政壇這邊就很少了,中央委員裡跟他走得最近的只有布林加寧,候補中委有個霧風耶維奇,其餘的就算是有能力也屬於黨內的邊緣存在,短時間內給不了他太大的幫助。
那一段時間,李曉峰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怎麼樣擴充自己的實力,或者說有還哪些人可以進入他的小集團呢?
所以經過一番思考,他決定將安德羅波夫留在自己身邊,觀察一下這位未來的克格勃主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有栽培的潛力,那就拉一把,如果不合口味,那就直接幹掉。
應該說安德羅波夫還是很有能力的,至少他非常適應擔任某人的秘書工作,和以前作為某仙人通訊員的瓦西里比起來,這位就靈活多了,只要李曉峰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他就能知道該怎麼做。更多的時候還能積極主動的為某仙人合理的化解某些不適合親自出面解決的問題。
總體而言,這是一個聰明人,懂進退知時務,唯一讓李曉峰不滿意的,就是這位不是特別有“立場”和“主見”,很容易盲從於權力。根據李曉峰的觀察,這位更適合當拾遺補缺的二把手,不適合獨當一面,尤其不適合當最高領導人。
當然,李曉峰所觀察的人選中,不僅僅只有一個安德羅波夫,既然已經決定了大量的培植自己的實力,他肯定要廣撒網不是。而另一個進入他眼中的就是烏斯季諾夫,對蘇聯軍事有一定了解的同志,應該都知道這位德米特里。費多羅維奇同志,作為一再給紅海軍航母計劃添堵的人,作為蘇聯歷史上獲得列寧勳章最多的人,想要忽視他實在太難。
主管軍事生產工作以來,李曉峰就將烏斯季諾夫調到了身邊,在歷史上的衛國戰爭中,33歲的烏斯季諾夫被斯大林破格提拔成為了武器裝備人民委員,為衛國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樣的人才不拿來用一下,實在是對不起歷史的經驗,所以在主管武器生產工作之後,李曉峰第一時間將烏斯季諾夫調到了自己身邊充當助手。之前能夠順利完成政治局的任務,在極短的時間內讓蘇聯的工業企業進入戰時狀態,烏斯季諾夫出力甚大。
連李曉峰都不得不佩服斯大林獨具慧眼,要知道1941年的烏斯季諾夫可是毫無名氣,連中央候補委員都不是,和那些老資格的老革命比起來,簡直就是一隻醜小鴨。
除了這兩位之外,李曉峰還了解和觀察了一下契爾年科,不過對這位感覺不是太好,認為他能力有限,就是搞嘴炮工作都馬馬虎虎。
而今天,李曉峰準備召集自己小圈子中比較核心的幾個人談一談理想和抱負了,比如剛剛安德羅波夫通報的布林加寧,比如還沒有到來的古比雪夫。
說起古比雪夫,這位兄臺確實有點不走運,歷史上這位也算是牛人一隻,三十年代就成為了政治局委員,一手打造了斯大林時代的計劃經濟體系,可惜的是1935年死於心臟病。
而在這個時空,斯大林並沒有完全上臺,上面又有列寧、托洛茨基一干猛人壓著,古比雪夫雖然受重視,但很難出頭。
最明顯的就是上一次換屆大會,本來完全有資格成為政治局委員的他,在最後時候掉隊了,反而是落在他後面拉狄克超車成功,在這一屆政治局當中,古比雪夫依然是候補,真心是不走運。
其實也不能說古比雪夫完全是不走運,他之所以在最後時刻落選,除了托洛茨基肯定要優先照顧自己的小夥伴拉狄克以增強託派的勢力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古比雪夫跟斯大林的關係比較曖昧。
古比雪夫之前是支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