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蘇制或者75毫米日本山炮54門,37毫米步兵炮54門,82毫米迫擊炮72門,60毫米迫擊炮108門,火箭筒、擲彈筒一百餘具,重機槍108挺,輕機槍600餘挺,步槍五千餘隻。除此之外,基本沒有汽車,騾馬也很少有。
可以說從火力上看,T共的縱隊比精銳的74師還是差了一大截,但是粟大將這邊也不是完全沒有優勢,第一,刮軍的精銳74師才有那種牛逼閃閃的配置,其他刮軍是差了一截的,整體水平參差不齊,哪怕是中央嫡系的整編師恐怕也就是跟****這邊的縱隊不相上下而已,碰上了那些雜牌,還強出一線。第二,74師固然強大,但其終究也就是一個整編師而已,而粟大將投入了三個縱隊,三個縱隊的火力優勢兵力優勢就成倍於74師了。第三,粟大將處於內線作戰,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得山東解放區的支援,基本不用操心後勤和傷員的事兒,而且從煙臺、東營的海路還可以獲得大連方面的支援,可以說不管是彈藥還是其他物資根本是不用操心。而74師則不一樣,按照粟大將的部署,PLA一上來就要切斷曲阜到泰安一線的鐵路公路,而這是刮軍第一兵團最重要的補給線路,沒有了補給,74在圍困中是彈藥越打越少,他的火力能持續多久都是個問題。
當然,不利因素也有許多,第一,刮軍整編第65師就在泰安離74師僅有20公里,而在濟南附近更是雲集了第一兵團的主力,還擁有五個整編師,扣除防守鐵路沿線和大城市以及同山東解放軍周旋的兵力,湯恩伯至少能抽調出一到兩個整編師前來救援74師,到時候阻援部隊的壓力將是相當的大。不光是濟南、泰安這一線有風險,還必須考慮東邊的王敬久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