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6部分

�傻難源牽 �

托洛茨基都傻了,他根本就沒有想到列寧會忽然朝他開火,因為這在他看來怎麼都是不可能的,明明你列寧一直更堅持集中,怎麼今天的論調變了?改成更強調民主了?你這是鬧哪樣?

列寧的態度變了嗎?確實是變了,在內戰以及剛剛贏得革命戰爭勝利的那一段時間,因為百廢待興,也因為布林什維克的黨組織並不健全,沒有那麼多合格的領導者。無奈之下,他只能堅持集權,只能堅持權力更加集中,這樣才能集中精力又快又好的辦事。

但是進入到三十年代,情況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布林什維克的組織機構已經完善和健全了,人才不足的現象得到了緩解,最重要的是之前過於集中的權力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官僚主義,腐敗,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不斷地在蠶食布林什維克的生命力。

在這種情況下,列寧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了要退休的決定。必須要看到1935年時,列寧也才65歲,用後世的角度看,這個年紀至少還可以再幹五年,君不見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可是一直幹到了嚥氣。以列寧的威望,想繼續幹下去,誰能或者說誰敢反對?

沒有人能阻止列寧,除了他自己,作為一個大導師,列寧認為自己必須以身作則,必須開一個好頭,為了增加黨的活力,也是用事實反對官僚主義,他這才退休。他希望的是有新鮮的力量能補充進來,希望黨組織在做出決策的時候能避免個人權威壓倒集體意志。他很清楚,只要他繼續留在這個位置上,這個願望就永遠不可能實現。

也就是說,在列寧做出要退休的決定之後,民主集中制原則在他心中將變得更加平衡,再也不能是那種完全的集中制,讓民主變成笑話了。

所以托洛茨基一開始就猜錯了列寧的想法,後面焉能不被打臉?為了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列寧就根本不會允許第二個和他一樣能用個人權威壓倒全黨的人存在,更不會讓這樣一個人來領導國家。他確實有意讓托洛茨基接手,因為暫時看來只有老託最合適,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列寧會幫助托洛茨基樹立什麼無上的權威!

列寧現在要做的事情恰恰相反,他反對的就是個人意志凌駕於黨之上,而現在托洛茨基卻很有這種苗頭。自然而然列寧就不會對他客氣了。

不得不說托洛茨基真心是個悲劇,錯就錯在他同列寧生活在了一個時期同一個國家,正所謂既生瑜何生亮,每一次他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之後,卻總是收穫不了什麼。

有了列寧一錘定音,軍委的決議那自然是合理合法了,圖哈切夫斯基的方案几乎被完全推到,多炮塔坦克準備迎來要命的大考,蓬勃開展的機械化空降兵建設被叫停,連帶著他將空軍變成陸軍的附庸,以及讓海軍變成近海防衛力量的企圖全部落空。

空軍終於第一次擁有了完整的人格尊嚴,再也不被認為是陸軍的小夥伴小兄弟,而是可以跟老大哥平起平坐的獨立軍種。這讓一支擔心被圖哈切夫斯基吞併的阿爾克斯尼斯是大大的鬆了口氣,終於可以不受圖哈切夫斯基幹擾的將空軍發展成一支戰略力量。

至於海軍,海軍的收穫也不小,沉寂了將近十年之後,船臺上終於可以有新的軍艦了。打著驅逐艦領艦的名義,最初被稱之為01型驅逐艦,後來重新並命名為33型驅逐艦的海軍一號工程終於啟動了。

不得不說,海軍對這一級全新的驅逐艦充滿了熱情,其熱情甚至超過了同時進行的航母改造工程,李曉峰喜歡的航母工程竟然屈居33型驅逐艦之後變成了海軍的二號工程。

因為對於傳統的老海軍而言,航母再怎麼看都是異類,他們對更傳統的艦隻更加有好感。尤其是當他們獲知了這是一款排水量可以達到三千噸的超大型驅逐艦時,他們的熱情就更加高漲了。因為在很傳統的他們看來,這哪裡是驅逐艦,根本就是打著驅逐艦的幌子造巡洋艦嘛!

自然的,海軍對此是充滿了熱情,將其程工代號排在航母之前也就很好理解了。可能有同志要問了,之前李曉峰不是答應過斯大林還要上馬一款萬噸級的重巡洋艦嗎?以海軍對傳統艦艇的熱情,重巡洋艦怎麼也該排在驅逐艦前面吧?

道理是沒錯,但是在1933年這個重巡洋艦工程並沒有立刻上馬,第一是因為軍費緊張,第二是技術有限,以當時蘇聯的技術水平根本搞不定那麼複雜的新式巡洋艦。

所以重巡洋艦工程必須要引進技術,而這些還需要統籌規劃,而且有大型化的33型驅逐艦打頭探索,斯大林也不是那麼著急。用鋼鐵的話說:“海軍先用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