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讓人意外的是,列寧偏偏沒有選戰功更突出的布柳赫爾,而是選擇了相對星光黯淡一些的葉戈羅夫,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是深刻的,涉及到很多方面。咱們慢慢的說。首先,葉戈羅夫的履歷比布柳赫爾好看,葉戈羅夫是科班出身,受過正規系統的軍校教育,而且十月革命勝利的時候,這位已經是上校團長了。
在當時的草根的布林什維克們看來,這位真心是“高階”軍官了。而且從總參謀部的職能看,以及從今後紅軍建設上看,科班出身的人更合適一些。
這還只是第一點,其次,葉戈羅夫的人際關係網路要比布柳赫爾強很多,之前說過,這位是前社會革命黨左翼,用天朝的話說這位算民主黨派的人。
布林什維克雖然是一家獨大,但也不能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對於曾經影響巨大的社會革命黨還是得給幾分面子,免得讓外國人歪嘴說他們獨裁獨斷不是?
不光是社會革命黨的老關係,葉戈羅夫的新關係一樣很強大,他跟列寧派的核心人物關係很密切,比如說某仙人,之前在芬蘭大家就合作得很愉快。再比如說斯大林,鋼鐵在西南方面軍同老葉一樣是合作愉快,甚至最後老葉還幫鋼鐵背了黑鍋,鋼鐵還欠他的人情。
也就是說,由葉戈羅夫擔任總參謀長,不管是李曉峰以及李曉峰身後的小斯,還是斯大林都不會反對。可以說列寧派內部除了葉戈羅夫之外,再也沒有第二個人既能讓小斯滿意又能讓斯大林滿意。
由此可見,不管是在哪裡,人際關係都是相當的重要。同等條件下,絕對是人際關係更牛的那一位勝出。比如這一次,布柳赫爾比葉戈羅夫差嗎?
撇開文品這種虛頭八腦的玩意兒,在各個方面布柳赫爾其實都不比葉戈羅夫差,但就是差在了人際關係這一塊,布柳赫爾只能遺憾的出局。
當然,葉戈羅夫也並不是勝之不武,作為歷史上紅軍大縱深作戰研究以及推行機械化建軍思想的關鍵人物,這位的分量真的比布柳赫爾重一些。由他這個志同道合的人跟圖哈切夫斯基合作,其實更完美。
不過,這也就苦了布柳赫爾和李曉峰了,他們的希望落空了。好在東邊不亮西邊亮,沒有了副總參謀長的位置,烏博列維奇卻變成了總裝備部的老大。從軍隊建設角度上說,總裝備部並不比總參謀部差,畢竟這個部門才是主抓軍事裝備建設的部門,這個部門落在烏博列維奇手裡,意味著某仙人在紅軍裝備建設上獲得了極大的發言權!
當然,烏博列維奇的成功就意味著布柳赫爾的失敗,原本所有人以為布柳赫爾輸給了葉戈羅夫之後,拿下總裝不成問題,誰能想到烏博列維奇又逆襲了一把,將布柳赫爾擠走了。
可憐的布柳赫爾在後面竟然又輸給了布瓊尼,讓這個老騎兵收穫了總後勤部長的位置,最後一直當軍事主管的布柳赫爾不得不遺憾的屈居總政治部。
說到這,眼明的同志可能看出來了,本書中的紅軍軍委跟歷史上有較大的區別,四總部的配置更類似於後世的天朝。尤其是總政治部,要知道在內戰勝利之後,紅軍一度是取消了政委制度,而這一次竟然保留了下來,而且還將其確認為同總參謀部平級的所在,不得不說某仙人帶來的蝴蝶效應真的是很大。
嘿嘿,其實更大的改變還在後面,在總參謀部下面,分別設定了統管陸海空三軍的三個作戰部(這一點是有深意的,後面再說明),這三個作戰部長直接對總參謀長和副總參謀長負責,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三位其實就是三大軍種的總司令。
除了這三個最主要的部門之外,總參還下屬有辦公廳、情報部、通訊部、軍訓部、交通部、軍務部、動員部等十幾個部門。不客氣地說,總參謀長其實就是三軍總司令。
當然,這也就是說說,畢竟總參上面還有兩位軍委大佬,平級的還有掌管裝備、後勤和政治工作的另外三位總長。真正到了戰爭爆發的時候,最後的決定權還在政治局和軍委。
不過就算如此,圖哈切夫斯基對於能擔任總參謀長還是相當的高興的,他覺得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而對於給了他這個機會托洛茨基,小圖真心是相當的感激,而正因為此,小圖和老託之間的緊張關係也有所改善。
可是,也必須說,這種改善是相對而言的,隨著紅軍正規化的進行,一系列的問題將會暴露出來,而那時候圖哈切夫斯基和托洛茨基之間的矛盾可能又會爆發!
這些是後話,暫時不表,迴歸正題,剛才說了半天烏博列維奇的收穫,李曉峰另外一個小夥伴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