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顧青究竟是怎麼會知道的?羅家那幾位又在隱瞞什麼?”
這就是他們要查探的事,如果不查出那位的去向,只怕永遠無法查明當年發生的事。
崔臨沉沉開了口:“讓他們儘快從羅大郎口中套出話來,讓高勉在大理寺再好好查一查當年的案卷文書,看看究竟有什麼不對之處。”
他眉頭皺起:“一切不可能那麼天衣無縫,必然還有漏洞在。”
說著,他想起了顧明珠在蓮燈上留下的那句詩,只怕她也在糾結著,一切都與她有那麼深的瓜葛,若是知道真相該是何等難過。
顧明珠的馬車到了東府門前停下,騎著馬陪著馬車一路回來的梁大翻身下馬來,走到馬車邊抱拳拜下:“大娘子,已經到了府上,小的告辭了。”
他是個高大的黑臉漢子,這會子卻是拘謹地厲害,說話都不敢抬頭來看一眼那馬車,只因為他從來沒做過這樣的差事,他是郎君身邊的暗衛統領,什麼時候做過護送一位娘子這樣的差事,實在是有些不知所措。
阿碧撩開簾子笑著道:“還請帶了話回去,說娘子多謝五郎君了。”
梁大看著阿碧那嬌俏的笑臉,更是不自在,忙應著快步上馬去往回去了,不敢再多看一眼這邊。
阿碧看著如同被嚇跑了的梁大,奇怪地搖了搖頭,扶著顧明珠下了馬車來,往府裡走去。
韓嬤嬤端了熱酥酪上來,看著顧明珠端著吃了一口露出滿足的笑容,不由地也笑了起來:“今日曲江夜宴只怕很是熱鬧吧,從前可是少有這樣的宴請。”
顧明珠懶懶歪在憑几上,端著熱酥酪卻是有些出神,這樣熱鬧的夜宴的確少有,可是她的心思卻沒有半點在上面,她在想著曲江邊那個俊挺的身影,那如同雕塑一般的輪廓,還有他說的話。
他分明是看出了她有心事,卻是沒有問,也沒有勸解,只是平靜地告訴她總有如願之時。
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不知道為何讓顧明珠覺得心安。
她不由地臉上有了笑容,低下頭去:“很熱鬧,的確有趣。”
韓嬤嬤看著顧明珠那副有些出神的模樣,笑了起來,這副模樣才像是個小娘子嘛,平日裡那樣胸有成竹遇事從容不亂的模樣實在是叫人不敢相信她是個未出閣的娘子,讓她覺得很心疼,若不是生在這樣的人家,又是這樣的身世,又怎麼會要這樣來保護自己。
顧明珠慢慢收起了那抹笑容,眼神清明起來:“前院那邊可有了訊息?”
韓嬤嬤聽到問起這件事,臉色也沉了下來,低聲道:“將軍今日還不曾回來,聽說這些時日跟著將軍的長隨是顧昌和顧吉兩個,也還不見回來。”
顧明珠放下了碗,神色漸冷,顧青必然是有什麼事,若是真的有公事耽誤了時辰,也會遣了長隨回來知會一聲,更何況他是日日如此,只怕真有什麼隱瞞著。
她回憶前世,那時候的顧青好似並不曾像現在這樣,與羅氏關係一落千丈,還日日夜歸,只可惜那時候的顧明珠一心想著嫁入賢王府,不曾多留意這些事。
她思量了一會,與韓嬤嬤道:“我記得顧昌與顧吉家中都是府裡的莊戶,你讓人去打聽清楚,他們是哪一個莊子上出來的,家裡還有什麼人,都弄明白了來回我。”
她要知道顧青究竟在做什麼,當年阿孃的死究竟是怎麼回事,不能再糊里糊塗地過下去了。
第217章 孝女(第一更)
羅大夫人不行了。
自打那日從將軍府鬧了一場回來,羅坤被拿去了京兆府,原本她以為顧青與羅氏不過是嚇唬嚇唬他,過不了兩日就會被送回來,畢竟也是顧家的大舅子,就算因為那件事羅氏也會想法子遮掩的。
可是羅氏一回去就沒了訊息,倒是打發了幾個人過來伺候,還讓人送了吃食和湯藥來。
羅大夫人這會子倒是顧不上與她計較這個,只是擔心羅坤的安危了。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原本她不過是有些乏力,畢竟鬧了一場也費了不少氣力,只要歇一歇就能緩過來,可用了端來的湯藥之後卻是越發重了,沒過一兩日竟然下不了榻了,躺在榻上連開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她想叫了婢女過來問一問羅坤的事,又想讓人過去將軍府請了羅氏過來,怎麼也要換個醫官給看一看,怎麼會病成了這樣,那些湯藥怕是不對。
可是羅氏打發過來的人卻都不肯聽她的吩咐,只是照著時候送了飯食與湯藥進來,給她喂進去就不再管她了,而她自己身邊伺候的那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