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呈上來,你到身邊來仔細講講你們是如何坐到的。”武松倒是真的很好奇了。
武松身旁的太監想阻止,這畢竟有點逾越了,可又怕減了武松的興致。沒等這邊權衡完,李天正的就大步走到龍椅前的臺階下跪倒,這到讓殿裡的太監們長長的鬆了一口氣。幸好遇見一個識禮數的,不然少不得要潑點冷水了。
武松微微一愣就反應過來,隨即走下龍案笑道:“你呀、你呀、你也太謹慎了,快點起來了。來人呀,備書案來。”
長長的錦卷在案上鋪開後,李天正就指著起點說道:“陛下您請看,這是黑河,自領到您的旨意後,我就把隊伍一分為十,並由這些將士分別負責管理六千戰俘。我先分出兩萬四千人前行一步,這些人封路架橋,逢山開道,但遇平坦之路一概不理,專門從事危險,艱難的工作。剩下的三萬六千戰俘被我分成六撥,兩撥專門裝運材料,剩餘的兩萬四千人才是修路的主力。這些也只是一個大概,其實這些分隊裡也各有分工……”隨著李天正的述說,武松也逐漸明瞭了他的講述。說白了就歸納為兩點,一是不浪費勞動力,保證每個勞動力都物盡其用,絕沒有堵工和滯工的現象。二就是實行競爭懲獎制度,無論是戰俘還是統領官兵,都有一套獨特的獎懲制度,而且都是幾乎極致的那種,至少有好幾種方法就聽得武松默然無語。
足有一個時辰後,李天正才粗略講解完畢。望著李天正期盼的目光,武松甚至覺得不賞他的內閣首輔都對不起他的辛苦。不過感動是一回事,理性又是另一回事,李天正卻有貢獻,而且也是塊可造之材,但是武松還是覺得應該磨礪一下他以堪大用。略作沉吟後,武松就直對著李天正問道:“你的功勞朕記在心裡了,不知道你有什麼打算?”
一聽武松這話,李天正立刻興奮的跪地說道:“臣願為陛下開疆擴土,揚名海外,還望陛下恩准。”
第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人才都是逼出來的
武松並沒有接他的話,而是直直的看著他,儘管李天正俯頭在地,但是他依舊能感受到武松那炯炯有神的雙目正在盯著自己。武松沒有喊平身,他就不敢起來,只能匍匐在地。額頭與底板相接處逐漸被汗水打溼,李天正的身軀也逐漸顫抖起來。
“你可知罪?”
武松那不帶一絲情感的話讓李天正的大腦一片空白,他不知道陛下為什麼突有此問,難道陛下已經知道……不、不會的,如果陛下早已知道了又怎麼會表揚自己的功績?
抱有僥倖心理的李天正用無辜的表情回道:“臣……不知!”
武松嘴角一瞥,然後冷冷的說道:“侍衛何在,拉下去給我打!”
“陛下、冤……”李天正的話音還沒說完,就被藏在殿中的侍衛用繩索套住。保護陛下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他們可不想看見那個臣子臨陣反撲傷了陛下,儘管這麼做是多餘的,但是他們還是忠實的擁護了以陛下第一安全為己任。李天正一點反擊的機會都沒有,況且他根本就生不起反抗的意識,只能任由繩索將自己拽離武松身邊。
李天正不知道有多少人影撲向自己,只知道雨點一樣的拳腳正在不斷的落向自己身上。有那麼一刻,李天正甚至在暗喜,還好只是拳腳而不是刀棍,看來陛下並不想要我的命,但是自己最為忌諱的事情恐怕早已暴露了。重要的是陛下剛才的欣喜絕不是裝出來地,陛下還是肯定自己的功績的。一想通此點,李天正就連忙求饒道:“陛下饒命、陛下饒命、臣知錯了……”
沒有迴音,落在身上的拳腳依舊未停。就在李天正暗道吾命休矣地時候,那聲期盼中的天籟之音終於說話了。
“退下吧!”
殿內的侍衛都因武松的三個字而硬生生止住自己的攻擊,並如同精準的機器一樣整齊的站在李天正的兩側。
“你可知罪?”武松依舊保持剛才地姿勢,甚至連所說地話語都一抹一樣。
那種上位者地冷酷和轉眼間地無情讓李天正不敢存有一絲僥倖。只得老老實實地回道:“回陛下、臣知罪。”
武松終於笑了。但是這種笑容在李天正地眼中卻是那麼地恐怖。
“那你說說。你都錯在何處?”這家常一樣地話語在李天正地耳中就是一把懸在顱頂地利刃。也是解救自己地最後一根稻草。李天正不敢拿自己地性命開玩笑。只得誠實地說道:“臣錯在急功近利。勞民傷和……錯再不敢心存僥倖!”
“三月二十四日。於黑河城外五十里修建工營。拆墳二百三十七座。則命黑河城守承建軍路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