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為民,遼國郡府也不願逼的太緊,只能放任這些人離去。
遼國表面上雖然沒有什麼大的動作,但是實際上已經做好了亡國的準備,就連皇族也提前準備好了平民的便服和珍貴的珠寶。更有甚者,已經提前做好了託孤的工作。
於此同時,無數的密探和勸降書信也密集的走往於遼國的各地,那都是武松的安排。自從起兵伐遼到今日為止已經過了小半年了,為了得到遼國完整的國力,武松已經盡到最大的努力。但是他實在沒有耐心了,尤其是遼國的挑撥更是加速了武松的進略日程。被武松派出去的這些密探都是精挑細選,乃至本身就是遼國人。這些人鼓動三寸之舌,成功的為武松殺開一條大路。
1115年五月末,沉默已久的武松突然發難,帥起十萬精兵猛攻遼國。當日即拿下黃河沿岸的東面門戶,遼人舉國大驚,奮起反擊。武松根本就沒有講任何策略,直接一路爆裂箭炸了過去。在那絕對不成正比的武力威脅下,遼國將士無不望風而逃。同月,各路義軍紛紛起兵,遼國使遍地狼煙。這些人有真正的民族義士,也有想要投靠武松的投機梟雄。
天祚帝避無可避,躲無可躲,只得向武松請降,並願以自身為人質,只求武松退兵和放過遼國的平民。面對天祚帝的屈服,武松一點仁慈的心都沒有,直接回復使臣道:“告訴你們家主子,如果降我,我可以封他做個太平王爺。如果不知進退,那就來吧……反正就算殺你們再多的人我也師出有名。”
當天祚帝和蕭太后聽到武松的回話後,整個人都蒼老了幾分,二人相對苦笑。
“降了吧!為了臣民,為了百姓,我們沒有必要給武松藉口多造殺孽。”這是遼國蕭太后的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