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對他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求助,這陝州以往也曾經遭過水災,那些程式在他心中心知肚明。而且唐朝各地在遭受到水災的時候都是這樣一套處理程式。根本不是什麼需要藏著掖著的事情。別說他這樣一州刺史了,就是隨便在衙門裡找個為官多年的官吏,都能說出一二來。
徐浩瑜能理解李泰年紀輕輕不知道這些事情,但他不理解李泰為什麼在件事情上如此的慎重,竟然一本正經的來詢問他,害得他一直提心吊膽的。
心中嘆息過後。徐浩瑜笑著將賑災的步驟對李泰詳細的說了一遍,甚至將一些他在以往賑災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都告訴了李泰。
徐浩瑜詳細的講述讓李泰心中也有幾分底氣,這些措施和步驟歸根結底不過是兩種意思。一是讓災民填飽肚子,維持秩序的穩定。二就是關於災後重建的了。
徐浩瑜的說了很長時間,李泰也將這些在心裡一一的記住,雖然徐浩瑜沒有提及在賑災過程中,這些官員若是黑心之人能夠得到什麼好處,也沒說出這些官員搪塞上官的把戲,只是這樣李泰就已經知足了。
親自提起執壺。慢慢的將徐浩瑜面前的酒樽斟滿。李泰雙手捧舉起酒樽,感激道:“徐刺史,謝謝您為小王我解惑,說實在的,這些本是我離開長安之前應該做足的功課,但又因為我的疏忽而麻煩到您身上,我深感慚愧,同時也感激徐刺史的大力相助,就借徐刺史的這杯菊花酒表達小王的感激之情吧。”
李泰說著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徐浩瑜連忙陪了一杯,然後笑著說道:“殿下客氣了,這些事情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