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說完之後,多鐸和阿濟格跟著開口,他們支援代善的建議,阿巴泰可以撤軍,但必須等到多爾袞率領的大軍回到瀋陽的周邊。
討論的意見慢慢一致,皇太極內心也有了定奪。
眾人退出大政殿,唯有范文程留下來了。
“文程,今日你一直都沒有開口說話,朕知道你是怎麼想的,如此緊要關頭,朕需要你的幫助,過去的事情就不要想那麼多的,給阿巴泰的旨意,由你來負責起草,朕的意思,讓阿巴泰做兩手準備,一方面派遣大軍對錦州城池展開進攻,要不惜一切代價收復錦州城池,另外一方面,若是鄭家軍的進攻過於的猛烈,難以抵禦,則要及早的率領大軍撤離遼東,至於說多爾袞是不是率領大軍回到瀋陽,這不重要,朕相信鄭勳睿不敢輕易渡過遼河。”
第九百一十四章不惜一切代價
鄭勳睿率領的中軍,行軍速度並不是很慢,七月二十日從山海關出發,到了七月二十二日,中軍佔領了前屯,不過此時的前屯,已經成為一座空的城堡,就在眾人準備想著歇息一下的時候,鄭勳睿下達了命令,大軍繼續前進,且前屯不需要軍士駐守。
大軍迅速啟程,朝著高臺堡的方向而去,七月二十四日,大軍進入高臺堡,不過這裡也是一座空空的城堡。
鄭勳睿沒有感覺到奇怪,鄭家軍出征的訊息已經傳出去好久,若是阿巴泰繼續安排軍士在駐守在前屯和高臺堡,豈不是讓這些軍士送死,還不如讓他們退守寧遠,那樣就能夠集中更多的兵力。
七月二十五日,鄭勳睿命令大軍朝著寧遠城池開拔。
鄭錦宏的奏報已經到了鄭勳睿的手中。
這封奏報讓鄭勳睿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了,他分明感覺到了,鄭錦宏、楊賀等人及其麾下的五萬大軍,將要承受巨大的壓力,攻克錦州城池的戰鬥進行的很是順利,鄭家軍傷亡六千人左右,剿滅八旗軍兩萬餘人,這個戰果非常不錯了,而且前軍牢牢控制了錦州。
這得益於阿巴泰的糊塗,得益於鄭勳睿提前放出去的訊息,讓阿巴泰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到了山海關,沒有注意錦州方向的情況,不過前軍佔領錦州,戰略意圖已經表現出來,到了這個時候,阿巴泰要是還沒有什麼反應,那就不正常了。
前軍死守錦州,並不能夠阻止阿巴泰率領大軍撤離遼東。
前軍的任務,不僅僅是死守錦州,而且要控制錦州周邊所有的區域。堵死阿巴泰撤離的一切路線,也就是說前軍要在錦州一帶築起一道鋼鐵長城,死死的擋住阿巴泰及其麾下的大軍,想要做到這一點不是簡單的事情。
中軍必須加快行軍的速度,讓鎮守寧遠的阿巴泰猶豫和緊張,要讓阿巴泰在短時間之內不敢果斷的撤離寧遠。畢竟鄭家軍的前軍佔領了錦州,中軍正在朝著寧遠城池壓進,如此的情況之下,阿巴泰輕易是不敢放棄寧遠城池的,只要中軍加快行軍的步伐,儘快趕赴寧遠,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是阿巴泰明白了一切,也已經晚了。
當然中軍加快行軍步伐。最為重要的還是減輕前軍的壓力,若是阿巴泰不顧一切,率領十餘萬八旗軍猛攻錦州,朝著廣寧的方向撤離,前軍如今的四萬多人,是難以抵禦的。
當然,這要看阿巴泰是不是真的有著深謀遠慮了。
鄭勳睿認為阿巴泰沒有這樣的本事,若是皇太極。或者是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等人駐守寧遠城池,那麼結果會完全不一樣。
周延儒和楊廷樞都看了鄭錦宏寫來的奏報。兩人是非常高興的,戰役部署的第一步取得了完全的成功,阿巴泰沒有預料到鄭家軍的戰略部署,此時的鄭錦宏和前軍,已經如同釘子一樣牢牢紮在錦州了。
鄭錦宏和兩人之間的商議,是在馬背上進行的。大軍必須要快速行軍,歇息的時間很少。
如何給鄭錦宏下達旨意,這是需要思考的,畢竟鄭錦宏率領前軍很好的完成了第一個任務,第一場戰鬥前軍取得完勝。以六千人的代價剿滅兩萬餘八旗軍,這是令人鼓舞的勝利。
周延儒的建議,需要給前軍褒獎,楊廷樞也是這樣的建議。
鄭勳睿沒有同意,戰役才剛剛開始,前軍面臨更大的壓力和任務,是不是能夠頂住,還是未知數,若是讓八旗軍從錦州方向撤離了,那麼前軍就算是佔領了錦州城池,整體的作戰也是失敗的,唯有徹底堵住了阿巴泰撤離的大隊人馬,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作戰任務。
故而在給鄭錦宏的聖旨裡面,只有一句話:不惜一切代價堵住阿巴泰。
短短的十二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