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勳睿自信能夠做到這一點。
有關武官地位的問題,這是鄭勳睿最為頭疼的事宜,大明武官地位低下,與軍戶制度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土地兼併,軍戶制度到明末基本崩潰,衛所沒有了任何戰鬥力,不過百戶、千戶等軍官,基本都是繼承和沿襲,不需要進行考試,老頭子是千戶,退下來之後兒子繼承,還有朱元璋敕封的那些世襲罔替的開國功臣後人等等。
這就導致文官看不起武官,武官自己也覺得低人一等。
軍隊是國之柱石,生死攸關,若是軍官軍士都沒有什麼地位,還是以前那種好男不當兵的觀點,恐怕國家強大就是一句笑話了。
這方面的改變,必須慢慢來,著急沒用,所謂欲速則不達,可有一點必須從現在做起,那就是武官的任命,今後必須從科舉考試之中挑選人員出任軍官,軍官不以武進士為主,兩榜進士同樣被派遣到軍隊之中任職,唯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改變軍官地位低下之問題。
軍官沿襲繼承的制度必須廢除。
五月下旬的第一天,文淵閣。
距離登基大典只有八天的時間,一切的事宜都準備的差不多了。
鄭勳睿沒有詢問登基大典的事宜,而是將裁撤給事中、東廠,廢除軍官沿襲繼承製度,加強都察院、大理寺、刑部等職能,改變軍隊軍官任命等事宜直接提出來了。
周延儒、徐望華、鄭錦宏、文震亨和楊廷樞等人聽的目瞪口呆。
鄭勳睿提出來的這些建議,在他們看來匪夷所思。
給事中是直接對皇上負責的,等於是皇上的耳目,鄭勳睿卻要求裁撤給事中,這豈不是自斷耳目,錦衣衛儘管名聲不好,但也是專屬於皇帝的偵探機構,鄭勳睿要求其職能徹底轉變,就是守衛紫禁城,至於說案件審理方面,誰不知道皇上金口玉言,不管什麼樣的案子,一旦皇上決定了,那就是鐵案了。
軍隊方面眾人能夠理解,廢除軍戶制度,實施招募制度,明確固定的軍餉,這有利於軍隊的強悍,而且鄭家軍的強悍,所有人都是知道的,至於說軍官的任命,出現了大規模的變化,兩榜進士也可以進入軍隊之中出任職位,這已經不奇怪,鄭家軍總兵鄭錦宏就是出任了刑部尚書,已經開了先例。
想不到登基之前的鄭勳睿,重點想到的就是這些事情。
鄭勳睿提出來的這些事宜,眾人沒有過多的討論,在他們的腦海裡面,主要思考的還是登基大典,同時他們也還是沿襲大明一貫的管理制度,沒有察覺到鄭勳睿一旦登基之後,天下將要出現重大的轉變。
鄭勳睿也察覺到了眾人的態度。
他沒有過多的強調,有些東西延續上千年的時間,有些也延續了幾百年,想著短短几天的時間就讓眾人能夠理解,的確有難度,不過這也證明了,想要做出來這些改變,需要經歷不少的波折,恐怕有些時候,必須以強硬的手段推行。
眼看著登基大典的時間臨近了,鄭勳睿變得愈發的平靜,絲毫沒有那種志得意滿的感覺,他已經感受到了壓力,看著周延儒等人忙忙碌碌的準備,想著即將面對的諸多事情,想著被迫自縊身亡的朱由檢,想著一天天衰敗下去的大明王朝,浮現在腦海裡面的,更多是責任。
儘管是穿越人士,可穿越之前的鄭勳睿,也是普通人,穿越之後近二十年的拼搏,經歷了太多的事情,讓他的認識逐漸發生了變化,眼界逐漸變得與眾不同,而今馬上就要登上巔峰了,是繼續兢兢業業的做事情,還是逐漸陷入到享樂之中,他自己也不敢保證。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以制度來約束人,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用法治來建設國家,這是鄭勳睿最初的奮鬥目標,可真正登上巔峰位置之後,他才發現在這個時代,想要完成這樣的目標,就是登天,在一個百分之九十以上人都是文盲的朝代,你和人家說法治,真的是對牛彈琴。
第八百八十二章登基稱帝(3)
慢慢走向祭天台的時候,鄭勳睿的內心變得平靜。
登基大典開始的時間居然是寅時,這是鄭勳睿沒有想到的。
寅時鄭勳睿從紫禁城出發,前往圜丘,也就是祭天壇,這是每一個皇帝登基都要去的地方,皇帝要拜祭上天。
祭天台上面已經擺好了表案。
穿越之後,鄭勳睿很少跪地磕頭,幾次見到朱由檢磕頭,內心都是不情願的,但這一次他時心甘情願跪下的,內心裡面,鄭勳睿祈求蒼天大地,保佑自身,保佑天下太平。
從圜丘回來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