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6部分

芮城的義軍早就做好了準備,本來是打算馳援潼關的,劉宗敏果斷的做出了決定,大軍全部撤離芮城,星夜兼程趕赴陝州,與駐紮在陝州的大軍會和,至於說下一步該怎麼辦,現在還想不清楚,進攻陝西是不大可能了,能夠率領大軍安全撤離就算是很不錯了。

劉宗敏想到了顧君恩的囑託,此刻才覺得顧君恩的考慮是完全正確的。

顧君恩畢竟和鄭家軍有過面對面的交鋒,知道鄭家軍的驍勇,故而才極力不贊成義軍進攻陝西的,而當戰鬥真正鋪開,劉宗敏也曾經抱有幻想,希望能夠在潼關之戰取得突破。

這個想法太幼稚了,有些自取滅亡的味道。

一口氣撤離到陝州之後,劉宗敏才稍稍的放心,他馬上給闖王李自成和顧君恩等人寫去了信函,稟報了潼關之戰的情形,懇請取消進攻陝西的戰鬥部署。

接下來劉宗敏是絕不會對潼關展開進攻了,在等待闖王命令的過程之中,他痛定思痛,將矛頭對準了朝廷大軍,皇上和朝廷就是想著義軍與鄭家軍之間捉對廝殺,讓義軍元氣大傷,如此朝廷不需要耗費多大的氣力,就可以徹底剿滅義軍了。

至於說冊封闖王李自成為大順王的承諾,那是一個笑話。一旦義軍被打殘了,沒有實力了,皇上和朝廷伸出來的是刀子,哪裡還會給你聖旨。

劉宗敏認為,義軍主要的對手就是朝廷大軍,一旦打敗了楊嗣昌率領的朝廷大軍。義軍就可以朝著北直隸的方向闊步前進,兵鋒直指京城了。

只有佔據了京城,義軍才有真正和鄭家軍叫板的資本。

義軍與朝廷大軍作戰,有著很大的勝算,況且朝廷大軍松山之戰後,基本沒有了士氣。

這些看法和認識,劉宗敏在信函之中毫無保留的說出來了。

鄭家軍沒有乘勝追擊。

其實鄭錦宏是想著追擊的,不過這個時候,鄭勳睿的信函到來了。信函之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不管潼關之戰的結局如何,鄭家軍都不允許追擊流寇。

潼關之戰剛剛結束,鄭勳睿不可能知道戰鬥的結局,不過信函之中口氣如此的肯定,說明是下定決心的,這一點讓鄭錦宏難以理解,但鄭勳睿的命令是必須要執行的。

大局觀的把握上面。鄭錦宏是崇拜鄭勳睿的,自家少爺做出的每一次有關大局的判斷。都是那麼的精準,幾乎是分毫不差,而隨著基業的逐漸擴大,少爺更是對時局有著一般人無法做出的判斷,儘管南京不少人都認為鄭家軍可以橫掃大明天下了,甚至此番作戰之前。就有人建議鄭家軍趁機北進,連同流寇和後金韃子一併剿滅,不過少爺是絕不同意的。

看了信函之後,鄭錦宏馬上做出相應的部署調整,潼關留守五千鄭家軍將士。駐守吳堡鎮的鄭家軍將士撤回到延安府,延安府同樣留下五千鄭家軍將士,其餘將士則是回到西安等地,按照原來的部署駐紮。

鄭錦宏本人也迅速回到了西安府城,與文坤和洪欣濤等人交接之後,率領近兩千的鄭家軍將士,趕回南京去。

南京兵部。

不少人對鄭勳睿的安排不是特別理解,雖說鄭家軍不用與流寇拼死搏殺,不過在佔據優勢的前提之下,更多的殺傷流寇,也是很不錯的選擇,畢竟流寇也是鄭家軍需要剿滅的物件,更何況李自成的實力已經是不一般。

可是鄭勳睿的命令,是鄭家軍不要出陝西,打退流寇的進攻足矣。

鄭勳睿不好解釋其中的理由,現如今已經到了七月底,他在等待一件事情,一件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事情,那就是後金的皇太極,是不是在八月份突然病故。

這件事情對於鄭家軍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皇太極突然病逝之後,因為繼承人沒有確定下來,大清國皇位的爭奪產生了不小的震盪,豪格與多爾袞都是虎視眈眈,最終年紀幼小的福臨被推上了皇位,而睿親王多爾袞則成為大清國最有權勢之人,滿八旗之中的正白旗也因為多爾袞成為上三旗之一,原來的正藍旗則降格為下五旗。

多爾袞的能力比起皇太極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至少在全域性觀方面明顯不足,不過多爾袞掌控大權之後,經過多年的磨礪,也的確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梟雄人物。

鄭勳睿可不會給多爾袞任何表現的機會。

不知道為什麼,鄭勳睿內心有著一絲淡淡的惆悵,他不希望皇太極突然病故,放眼整個的天下,能夠成為他對手的,也就是皇太極了,若是不能夠與這個對手真正的過招,那是有些遺憾的,就好比是武俠小說之中的絕頂高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