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1部分

幾乎插不進去,不過楊嗣昌不用特別的擔心,畢竟他的背後有皇上強有力的支援。

在接下來採取的軍事部署和軍事行動之中,楊嗣昌不需要徵求內閣首輔錢士升的意見,也不需要徵詢其他內閣成員的意見,可以獨斷專行,可以採取一切認為有必要的措施,一旦楊嗣昌做出了決定,錢士升也是要遵照執行的。

楊嗣昌首先決定的就是穩定京城的局勢。

阿巴泰率領的後金韃子,依舊在保定府一帶劫掠,製造出來人心惶惶的局面,京城更是不得安寧,不過阿巴泰看樣子沒有進攻京城的意思,這也讓楊嗣昌稍稍安心一些。

北直隸尚有近十五萬朝廷大軍,不管是從戰鬥力還是士氣方面來說,根本無法與後金韃子抗衡,暫時統領大軍的內閣首輔錢士升也沒有這個打算,楊嗣昌同樣沒有這個打算。

他做出了具體的部署,重點穩固幾個點,第一個點是京城,這是重點防禦的地方,駐紮在外城的兵力達到了三萬人,加上京城大營的軍士,以及錦衣衛等等,總兵力接近十萬人,這十萬人嚴防死守,足夠護衛京城,第二個點是宣府,這裡放置兩萬人,他們避免與後金韃子直接作戰,但無論如何不能夠讓後金韃子完全佔領宣府,第三個點是永平府,這裡駐守的軍隊為一萬人,聯合山海關的駐軍,保衛山海關的安全,也防止後金韃子前後夾擊山海關。

在做好這三個點防禦的基礎之上,另外放置一萬人,在通州、順義、昌平和房州一帶活動,這一代是京城的外圍,這一萬大軍同樣避免與後金韃子面對面作戰,但要起到牽制後金韃子的作用。

楊嗣昌的這個安排,還是經過了仔細的思索,他放棄了北直隸大部分的府州縣,以被動防禦的方式,守住最為主要的地方,等待後金韃子的撤離。

這樣的安排部署,已經向後金韃子示弱。

要做出這樣的安排部署,楊嗣昌需要有足夠的權力和勇氣,否則給事中和監察御史要將楊嗣昌罵的體無完膚,讓其根本無法下達命令。

楊嗣昌的這個安排,讓不少人想到了被斬首示眾的原內閣次輔陳新甲,陳新甲當初不過是建議與後金韃子議和,就被內閣首輔錢士升牢牢抓住不放,以至於最終喪命了。

被動防禦的安排,與當初陳新甲建議與皇太極議和的決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含義是差不多的,再說楊嗣昌與陳新甲之間的關係是不錯的,難不成楊嗣昌準備走陳新甲的老路。

楊嗣昌可沒有想那麼多,大刀闊斧的開始下達命令。

第七百九十七章李自成的變遷

北直隸、遼東、四川以及湖廣出現的諸多事情,李自成都是清楚的,如今的他早就不是當年的抱負,打打殺殺的日子雖然習慣了,可穩定下來的心思卻是越來越強烈。

在佔領了河南開封府城以及山西太原府城,且控制了大量的府州縣之後,李自成想到了割據,雖說他對其中的道理不是特別明白,但在佔據的這些地方之內稱王稱霸、說話算數這樣的道理,還是清楚的。

造反十多年了,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也經歷了太多的磨難,李自成認為自己也應該熬出來了,張獻忠被鄭家軍剿滅之後,李自成變得更加的小心,在不斷壯大自身實力的同時,時時刻刻注意鄭家軍的動向,他自身的實力遠遠強於張獻忠,而且他麾下的義軍基本都是在北方活動,很少進入南方,進入南方以及四川的慘痛經歷,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鄭家軍在剿滅張獻忠之後,停止了一切的行動,就連後金韃子在北直隸劫掠,鄭家軍都沒有出動,這讓李自成認為鄭家軍短時間之內不會進入北方征伐,也就是說他認為鄭勳睿以及鄭家軍,其實和他的想法一樣,都是要控制地方割據的。

有地盤和沒有地盤的區別,那是天地之別,這一點李自成有著切身的感受。

剛開始造反的時候,李自成是跟隨闖王高迎祥的,那個時候沒有想到那麼多,能夠吃飽飯活下去就不錯了,後來高迎祥陣亡,李自成被推薦為闖王,成為了義軍之中的第一人,那個時候他還是沒有注意到地盤的重要性。義軍依舊是流動性作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直到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加入到義軍之中,這些讀書人讓李自成明白了地盤的重要。

儘管李巖等人悉數投靠朝廷去了,但掌控地盤、壯大實力的思想,已經在李自成的腦海裡面紮根了。他開始嘗試著在河南等地佔據一定的地盤,有效的壯大自身實力。

事實證明這個選擇是最為正確的,也正是因為長期佔據了河南的南陽府等地,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