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李靖在柴紹說完之後緊跟著道:“臣以為柴國公說的對。此等惡行應嚴加懲戒,方能震懾宵xiao。”
李世民看到一向恂恂不能言的李靖這次一反常態,主動說出自己的意見有些驚訝。不過旋即他就明白了李靖的心意。李潛乃是武將出身,李靖也是武將出身,李靖自然心裡向著李潛。更何況這次的確是那些賊人做的太過。
李世民沉yín了片刻道:“兩位卿家說的不錯。朕也打算下令徹查此事。不過,兩位卿家可曾聽說另一件事?”
柴紹與李靖jiao換了個眼色道:“不知陛下說的是何事?”
李世民拿起一個奏本道:“長安府尹來報,從昨天開始長安接連出現十二起命案,已在民間引起軒然大波,搞的人心惶惶,謠言四起。這案子是否也該徹查?”
柴紹當然知道這些案子是怎麼回事。他思忖了片刻,道:“陛下,這事臣也聽說了。臣以為應該徹查。”
李世民對柴紹的意見不置可否,轉頭問房玄齡道:“房相,你乃朕的宰輔,大唐的大xiao事情按說都應jiao給你來處理。你說說,這事該怎麼辦?”
房玄齡思忖了片刻正要開口。這時內侍忽然進來稟告,“啟稟陛下,梁國公與東宮率安將軍前來覲見。”
李世民思忖了片刻,道:“傳。”
柴紹聽到安興貴和安元壽來了,立刻猜到兩人也是為李潛遇刺一事來的。他猜想,應該安興貴知道這事瞞不住了,覺得與其被追查出來讓李世民大雷霆,不如主動認罪爭取寬大處理,是以他趕緊來向李世民請罪。至於安元壽為什麼會來,柴紹猜測應該是安興貴將他拉來,想透過他向李世民求情。其實,不僅柴紹這樣想,幾乎所有人都這樣以為。而事實上恰恰相反,派人刺殺李潛的是安元壽,安興貴根本是替安元壽頂缸的。
安興貴父子進殿,趨步上前,跪下自報家門道:“罪臣安興貴(安元壽)前來向陛下請罪。”
李世民本來想讓他們平身的,聽到兩人如此說只能問道:“安大將軍,不知你所犯何罪?”
安興貴痛心疾地道:“陛下垂下罪臣不敢隱瞞。事情是這樣的,罪臣因那李潛曾指證罪臣之弟安修仁搶劫頡利汗帳珠寶一事而對李潛懷恨在心。得知李潛被陛下下旨羈押於大理寺監牢,罪臣被仇恨矇蔽了理智,派人到監牢刺殺李潛。罪臣做出此等卑劣(注意這詞)之事,實在不堪為人臣子,是以罪臣特來向陛下請罪。”
聽到安興貴幹脆利索的承認了罪名,柴紹、李靖等人有些詫異。按說安興貴即便知道自己有罪,在向李世民認罪時也會避重就輕,在言辭上耍些xiao花招,將大事化xiaoxiao事化了,可沒想到他竟然這麼痛快的全都認罪了,而且還將自己說的特別不堪(卑劣),讓人想為他求情都不能。
李世民沉yín了片刻,望著安興貴道:“此事果真是你做的?”
安興貴點點頭,道:“正是罪臣所為。”
李世民目光立刻變得冷厲,道:“那為何死在牢房裡的刺客有很多事安元壽府上的人?”
安興貴早就想到李世民回這樣問,連忙道:“臣當時覺得若是派臣身邊的人去,事後會查到臣身上。所以臣才派犬子身邊的人去做這事。”
“你不怕連累你兒子?”李世民的聲音漸冷道。
安興貴也聽出李世民語氣越來越冷,心中暗喜。因為李世民越是生他的氣,就說明在李世民心裡越覺得安元壽是被自己連累的無辜。所以安興貴用力叩頭道:“臣該死,臣罪該萬死。臣當時只以為犬子與李潛沒什麼仇怨,別人不會懷疑到他身上。後來臣才知道,臣此舉分明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愚蠢之極,所以臣才趕緊前來請罪。”
安興貴的解釋合情合情,沒有任何邏輯上的問題。的確,安元壽與李潛沒有任何表面上的恩怨,如果那些刺客順利殺掉李潛全身而退,即便留下什麼蛛絲馬跡誰又會懷疑到安元壽身上?更何況安元壽乃是秦王府的舊人,與李世民的關係非同一般,即便是現在李世民仍非常器重他,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真憑實據誰敢懷疑他?安興貴是安元壽的父親,他指使安元壽身邊的人去做事自然非常方便。
但是,在柴紹看來安興貴這個合情合理的解釋卻難以讓他信服。安興貴是什麼人?一個在中原沒有多少根基西域粟特胡人,能在很早之前就與李淵拉上關係,率先投靠李淵,後來又在李淵爭天下時鞍前馬後效力,這等眼光比常人高了可不止一點半點。再看他在誅滅西梁李軌一事上的表現,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