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部分

卟��健K淙徽獯蔚惱揭酃婺2⒉淮螅�還�詞嗆罄賜鹿然搿⒏卟�鶩齙那白唷�

其實李潛對李世民對待異族的政策頗有些微詞。在李世民看來,任何部族只有肯歸降大唐就可以視為一家人,甚至只要他們歸降就可以給予更多的優待。比如突厥,大唐不僅厚待了頡利等一干貴族,還在靈州附近劃出大片土地安置歸附的突厥人。不得不說李世民時期的大唐胸襟的確很大,氣魄也無人能敵。突厥人對李世民也俯首貼耳惟命是從。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現在的大唐將突厥打的落花流水,所以厚待突厥人會讓他們又驚又怕又感恩。可問題是李世民百年之後怎麼辦?新繼任的皇帝能壓服已恢復元氣的突厥嗎?突厥人願意一輩子當大唐的忠誠子民嗎?

答案是否定的。在前世的歷史中李潛就看到,高宗調露元年,突厥人再次反叛,返回草原上重新立國,且與大唐展開了幾十年的打了和,和了又打的拉鋸戰,拖的大唐無瑕他顧,使得吐蕃、南詔日益強盛。直到玄宗時才將突厥徹底滅亡。大唐解脫了這個羈絆後立刻對西域展開了大規模用兵。這是一個安姓雜胡才有機會登上歷史的舞臺,最終葬送了盛世大唐,使得大唐進入了宦官專權軍閥割據的悽慘時代。

因為知曉這段將要發生的歷史,所以李潛一直努力想改變這段歷史並且也做了許多事。比如阿約(武則天)已成了他的兒媳婦,除非發生翻天覆地的劇變,否則她根本沒機會入皇宮當什麼才人嬪妃。只是李潛知道單憑這一點,仍然無法改變與突厥、吐蕃、高麗相關的那些重大事件的發展歷程。除了徹底改變李世民對待突厥、吐蕃、高麗等異族的態度。

在李潛看來,前世歷史上所記載李世民的屢次征討完全是為了名而虛耗國力。戰爭的投入與產出完全不成正比。就拿滅突厥之戰來說吧,為了打敗突厥,大唐出動了七路大軍,直接參戰的兵力至少三十萬,出動民夫五十多萬,馬匹、雜畜近百萬,雖然戰事進展極為順利,沒有拖延太久,不過也嚴重影響了北方地區的chūn播,直接影響了秋收。若非李潛授意四海等商號及早從南方調運糧食,只怕北方又得出現前兩年的災情。

這是支出方面,而收穫呢?除了頡利被抓,突厥歸附之外幾乎沒有財物上的所得。突厥汗帳中的珍寶後來大都還給了頡利。所掠的牛羊牲畜遠遠不夠大軍所需的開支。能夠出現這種結局是因為率軍的是李靖,他深知大唐的難處,所以才當機立斷,突襲頡利王旗所在,一舉奠定勝局。若是換了其他人,只怕沒他那個膽sè,採取穩紮穩打的戰術,將戰事拖延幾個月甚至幾年,那樣的話,整個大唐都會被拖垮。

當然,這場戰役的隱形好處也不是沒有。一是震懾了高句麗、薛延陀、西突厥、高昌、吐谷渾等驛卒,令他們不敢輕舉妄動。二是草原戰馬能夠源源不斷地流入大唐,使大唐軍隊克服了短腿的máo病。

在李潛的記憶力,滅突厥之戰相比之下已經是戰果最好的了。後來的幾次大規模出征,比如侯君集滅高昌,李靖滅吐谷渾,以及後來的三徵高麗,都可以用勞民傷財來形容。雖然在政治上達到了目的,但在經濟上完全是隻有支出沒有收益,以至於大唐國庫空虛,經濟凋敝,百姓生活艱難。

打仗是不是非得要把自己的國庫耗乾淨了才行?換句話說,有沒有一種越打國家越富裕軍隊越強大的辦法?

有不僅有而且還很容易實現。只是現在的大唐認為很丟面子不屑這樣幹而已。

戰爭想要獲利並不難。戰爭的獲利點以往只有兩種。一種是掠奪來的財富,包括戰爭過程中劫掠的財富以及和談後的賠償(某些時候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曰賜予或歲幣)。另外一種是透過戰爭掠奪勞動力。其中強壯的男*奴隸從事生產(其實這個乃是常態,一直到現在還存在這種現象)。年輕美貌的女*奴隸賣給有錢或有權人用來消遣。而大唐滅突厥之戰時根本沒有這兩方面的收穫。

另外還有一種獲利方式在大唐中很少出現。那就是領土要求。縱觀史冊,大唐滅了這麼異族政權,從來沒有向那些異族提出過領土要求,只要被滅國歸附即可,頂多另立個異族的君主,大唐派些駐軍來,原來的那些異族還在原來的地方繼續生活,且那些異族也不是大唐的奴隸,而是大唐的子民。大唐也不搞什麼移民開發之類的舉動(殖民地)。

大唐自詡仁義之師,對外作戰不掠奪財物和奴隸,即便出現這些行為也是將領或士卒的私人行為,朝廷知道了將予以嚴厲處罰。史冊上記載了不少打勝仗回朝後被彈劾縱兵劫掠,以至於丟爵罷官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