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被甕中捉鱉,逮個正著。
龐齊將人帶到唐泛他們跟前時,那人已經快要抖成一個篩子了,連連告饒,又說不關自己的事。
話說相由心生,這句話還確實是有道理的,這人長得就有些賊眉鼠眼,連哭泣求饒的時候,表情都透著那麼一股猥瑣,實在令人同情不起來。
見唐泛微微皺眉,龐齊就朝那人後腦勺拍了一巴掌:“誰讓你哭了,好好回大人的話!”
“是是是!”那人跪在地上連連磕頭:“大人問什麼,小的就說什麼!”
根本就不用怎麼問,那人就竹筒倒豆子似的全部倒出來了。
他叫錢三兒,小時候就被人販子拐賣,偷蒙拐騙,無所不作,後來跟著師父加入了現在這個幫派。
幫派叫黃河幫,別看聽起來很大氣似的,其實也就幾十個流氓地痞湊在一塊兒,做些坑蒙拐騙的事情,盜墓這種零成本,風險高,收益大的行業,自然也在錢三兒他們的業務範疇內。
論規模,河南境內最大的陵寢,莫過於北宋帝陵了,而北宋帝陵裡最好下手的,又莫過於宋英宗趙曙的永厚陵。
永厚陵好下手,人人都知道,因為北宋李孜的著作裡就詳細記載皇陵的方位和地下佈置,倒黴催的宋英宗不僅是個短命鬼,只當了三年皇帝,死後睡覺的地方還被人挖了又挖,也堪稱宋朝皇帝之最了。
所以自從南宋起,就有數不盡的盜墓賊前仆後繼地以永厚陵為目標,尤其是在元朝那個盜墓合法的朝代,朝廷更是直接派人過來盜挖墳墓,這股風氣直到大明開國才稍稍有所遏制,正因為如此,永厚陵的寶貝早就被人挖得七七八八了。
帶領錢三兒他們過來盜挖帝陵的人叫李葵,是河南幫的一個小頭目,他們此行真正的目標是永厚陵旁邊的皇后陵,因為北宋的皇帝與皇后是分開安葬的,永厚陵雖然已經被無數人光顧過,但皇后陵總算好一些,興許還能留下什麼寶貝。
李葵的想法是,先從永厚陵這裡下手,摸清地宮的佈置,再去後陵,這樣就不至於走太多冤枉路,效率也會更高,如果他們能在永厚陵裡發現一條前人從未發現過,再挖點被前輩們遺漏了的寶貝,那就更好了。
於是一行人說幹就幹,先是在洛河村附近摸清地形,然後趁著夜色就偷偷跑過來了。
在此之前,洛河邊已經有了河神吃人的傳聞,夜裡也不時從河邊傳來詭異的哭聲,不過陵墓離河邊還有一點距離,錢三兒等人起初還有些害怕,但潛伏了幾個夜晚,見沒發生什麼事,也就沒放在心上。
他們沒有用盜墓前輩們挖好的盜洞,而是自己另外挖了一條盜洞,方位也是李葵選的,這人在盜賊裡稱得上奇葩,居然識文斷字,而且還看過北宋李孜寫的那本《宋朝紀事》,對永厚陵事先做過不少功課。
據李葵說,他們選的那個位置既好下手,而且保證角度刁鑽,從前也沒人挖過。
老大既然這麼說了,小弟們肯定是要照辦的,大家晝伏夜出,花了不少時間,越挖越深,輪番上陣,足足挖了一個多月,總算挖出了一個通往陵寢的盜洞,錢三兒因為經驗不足,剛剛加入這一行,所以沒能得到進去挖寶的機會,只能在外頭放風。
洛河村的村民雖然有看守之責,但他們畢竟是農戶,也有自己的日子要過,不可能天天守著帝陵什麼也不幹,再說又不是本朝皇帝的帝陵,朝廷不會派專人過來守陵,這使得錢三兒他們只要稍加註意,就可以避開村民的注意,肆無忌憚地進行著自己的勾當。
盜洞挖好之後,李葵他們挑了個日子就下墓。
那天晚上,錢三兒的師父也下去了,錢三兒則依照李葵的吩咐守在外頭,手裡邊拿著個白天剛從縣城裡買來的,裡邊裝著酥油雞的油紙包。
雖然雞肉已經冷了,但並不妨礙錢三兒還覺得很美味,尤其是在那樣一個晚上,外頭的冷風呼呼地吹著,他一手酥油雞,一手揣著個小酒壺,躲在石刻後面的草叢裡,瞧著天上的月亮,也不算難熬。
錢三兒還記得當他慢吞吞地將油紙包裡的雞肉啃得只剩雞骨頭時,估摸著差不多也兩個時辰過去了,盜洞裡忽然傳來了一股若有似無的奇怪哭聲,就跟他們之前聽到的,從河裡發出的哭聲一樣。
哭聲詭異而恐怖,錢三兒想到自己的同伴們還在下面,就不由擔心起來,但他又不敢違背李葵的命令,只好依舊在上面蹲守著。
時間一點點過去,也不知道等了多久,那聲音一直沒有消失,而且越來越清晰,彷彿隨時都有東西從盜洞下頭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