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震已經將此事的來龍去脈,以及謝懷瑾的身世佐證等一併寫了奏摺,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只等待皇帝的批覆再做道理。
當然,在奏摺中秦震並沒有忘記向皇帝建議。謝懷瑾是齊氏留下的唯一血脈。他已經沒有任何的親族留下。且身體虧虛,心智受損。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齊家的這一點血脈。都不會對大秦的江山社稷有絲毫的動搖和危害。
所以,善待謝懷瑾,招攬人心,不僅能彰顯大秦的寬宏仁厚。同時還可以打擊蜀中等地以宋為旗號的反賊。
齊氏的血脈都被朝廷招撫,那麼打著齊氏的旗號的那些勢力。就失去了正義性,再怎樣都逃不了亂臣賊子這四個字。
民心所向,這些反賊的土崩瓦解,也就指日可待。
秦震在送出這份奏摺之前。特意請了紀二老爺和紀曉棠到他的書房說話。
“我朝自太祖就在尋求齊氏後人,如今終於尋到,自然會優容善待。謝氏反賊看大事不妙。狗急跳牆想要殺掉齊家唯一的血脈,多虧你們與之周旋。又細心照料他。不僅他要感激你們,你們也是為朝廷立了一大功。”
“一旦齊懷瑾身份得以證實,本王自然會為你們請功。”
秦震這是終於做出了選擇。
他這一生,做出過無數的選擇,而這一次的選擇,無論以後他怎麼想來,都是最為正確,讓他從不會有一絲一毫悔意的選擇。
紀曉棠和紀二老爺自然歡喜。
“王爺辛苦多年,終於找回齊氏血脈,興滅繼絕,王爺功德齊天。”紀曉棠笑著起身行禮。
紀二老爺也忙起身給秦震行禮。
“王爺英明,萬民感戴。我紀氏一族仰仗王爺提攜眷顧,永世不敢忘王爺的恩德。”
被捲入漩渦之中,紀家沒有別的選擇。而且,紀二老爺也想清楚了。如今天下之大,誰又能夠真做到獨善其身呢。
秦震,對於紀家來說,已經是極好的選擇了。
……
秦震的奏摺遞上去,這次卻遲遲沒有迴音。
又半月,紀三老爺帶領的船隊如期歸來。船隊不僅帶回來如今大秦所最急缺的糧食,還帶回了紀曉棠向秦震承諾過,秦震一直盼望著的新作物。
秦震坐在椅子上,看看兩隻手裡握著的塊莖。據紀三老爺說,這是兩種作物。那圓溜溜的,土黃色外皮,體型較小些的,叫做土豆。而另一種場院行,紅色外皮的則叫做紅薯。
這就是紀三老爺從南洋尋來的,高產且耐乾旱的作物。據說,這兩種作物也並非是南洋本土所產,而是從西洋那邊引進過來的。
紀三老爺不僅帶回了土豆和紅薯,還帶回來幾個擅長種植這兩種作物的南洋土著。
如今,這幾個南洋土著在對秦震行過禮之後,正站在屋中,向秦震介紹這兩種作用。他們說的是南洋的土話,秦震自然聽不懂,一時之間也沒有安排通譯。
然而這根本就不成問題。
紀三老爺就站在秦震的下首,將土著們所說的話一句句地翻譯給秦震聽。
紀曉棠此刻也在座,她也拿了兩種塊莖,正跟紀二老爺好奇地檢視著。對於紀三老爺已經通曉了南洋土話這件事,紀曉棠雖上次聽紀三老爺提過,但是親眼見到,還是很驚訝,當然也很高興。
紀三老爺的臉上神采飛揚。
秦震聽紀三老爺說了半晌,就輕輕點頭,看向紀三老爺的目光也多了幾分讚賞。他讓人安排幾個南洋土著下去歇息,又讓紀三老爺坐了說話。
“文達,你這才去了幾回,已經會說南洋土話了。”
“也就是一般的會話,離精通還差的遠。第一次出去的時候,我就想到了語言不通的問題。王爺你知道,我愛說話,要是語言不通,那豈不成了啞巴一般,我可受不了。”所以。在海上,紀三老爺就跟著萬嘉樹和船上帶的通譯學起了南洋的土話。
紀三老爺雖然在舉業、四書五經上頭遲鈍些,但是學起別的來卻都快的很。而且,他又肯用心,那一次,就已經能夠不用通譯,親自與南洋人交流商談了。
第二次下南洋。別的方面不說。語言方面就更加數量,如今都能夠給秦震做通譯了。
“好。”秦震點頭,就又問起紀三老爺在南洋的經歷見聞來。
紀三老爺就挑著重要的說了一件。說話之間,他微微側身,就露出了右側的鬢角。正好秦震望了過去,就微微皺眉。
“文達。你那鬢角是怎麼了?”秦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