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母后關心。還是母后幾次放話出去,說給我做主。安王就是看著母后,也會好好待我。”
韓太后大笑:“你這孩子,就會說話討我歡心。安王何曾是看著我,他是心中愛慘了你。這也怨不得他,換做任何一個男人,都會如此。”
紀曉棠抿著嘴,沒有說話。
她認為,韓太后這樣的身份,不應該說出這樣的話。而韓太后這樣的人,也理應不會這樣說。
韓太后卻似乎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失言。
“最近出了很多事,想來你已經知道了。我這心裡煩了很,頭上都多了幾根白髮。叫你進宮來,就是咱們孃兒兩個聊聊家常。曉棠啊,也只有你,能夠讓我開心了。長寧她,就是個不省心的孩子。”
韓太后果然就跟紀曉棠聊起家常,不過大多的話題,都圍繞著秦震。
紀曉棠知道,韓太后是在打探秦震最近的動向。
秦震最近與韓閣老、謝閣老頻繁接觸,看來是驚動了韓太后,引起了韓太后的疑心。紀曉棠心中明白,她並沒有完全回答韓太后的話,卻主動提到了北邊的事。
“王爺最近寢食難安,出去的也多了,為的就是北邊的事……”
紀曉棠的話,與韓太后得到的訊息相符,然而這還並不能夠讓她放心。
“安王爺是朝廷的肱骨,為我和陛下分憂……”
“王爺很自責,說是這件事他竟幫不上什麼忙,更談不上給太后和陛下分憂。王爺說,朝廷中分了兩大派……”
一派主戰,一派主和。
而秦震之所以頻頻外出,是因為他也拿不定主意,到底是戰還是和。
“朝廷中分了兩大派?”韓太后立刻就抓住了紀曉棠話中的關鍵。
“哦,”紀曉棠的語氣略頓了頓,“這話並不是王爺說的,是我聽王爺說他的煩惱,自己總結出來的。”
“主和啊……”韓太后的目光沉了沉,心中暗暗地思量了開來。
看來,朝廷的大臣中果然有許多主張與蠻人和談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她是不是應該順水推舟。
大秦如今的困境,韓太后知道的清清楚楚,說什麼要優先調集人馬和糧草供應北方,可也得有人馬和糧草。
人馬或許還可以湊到,但是糧草……
國庫空虛,而民間因為經過連年的災荒,家家戶戶幾乎都沒了存糧。
這種情況下。要與北蠻交戰。雖然她對祁佑年充滿了信任,但是祁佑年再強大,也不過是一個人。沒有強壯計程車兵和足夠的糧草……
威武候爺,就是前車之鑑。
如果祁佑年與北蠻交戰,卻守不住鎮山關,那麼不僅是大秦的北門被開啟了。從此以後,北蠻的軍隊儘可以南下。再沒了阻擋。
鎮山關是大秦的北大門,威武侯父子也是。
為了保住京城,保住大秦的江山,起碼是大部分江山。韓太后的心中早就傾向了和談,只是因為大秦素來對北蠻的態度,她不想被人抓住了把柄。甚至落下罵名,所以才一直隱忍著沒有說。
可如果朝臣中有人說出來了。事情就不一樣了。
韓太后立刻打起了精神,細細地盤問起紀曉棠來。
到了這個時候,紀曉棠卻不肯說了。她告訴韓太后,秦震只是跟她聊家常一般的抱怨,並沒有說具體的人和事,她跟韓太后說的,大都是她自己的判斷。
“太后待我至親,我也就是在太后面前,才會說這樣沒顧忌的話。”
紀曉棠這樣滴水不漏,韓太后也拿她沒辦法。
但是好不容易聽到了和談兩個字,韓太后並不打算就這樣輕易地放過紀曉棠。
“如今我大秦是內外交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韓太后也跟紀曉棠訴起苦來,“我實在不希望看著阿佑等一眾將士用血肉之軀……”
“那麼,母后,不能和談嗎?”紀曉棠看著韓太后,眼神中有急需天真,又有積蓄迷茫,似乎是被韓太后慈悲的話深深地打動了。
“咱們大秦,就沒有跟蠻人和談的先例。”韓太后緩緩地說道。
“先例都是人開的。母后英明睿智,能見到尋常人見不到的,看的也比尋常人看的遠。世人碌碌,母后何必在意他們的想法,母后為的是大秦,為的是大秦的百姓不是嗎。這樣開先河的事情,母后不去做,還有誰去做呢?”
“曉棠,你真的這樣認為?”韓太后凝視著紀曉棠問道。
紀曉棠認真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