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北方軍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陣地很快失守。
這一下也不用約瑟夫收拔部隊了,大家亂哄哄的從陣地上撤退下來,跑得快的甚至超越了吳畏的警衛營,跑到了前面去,氣得約瑟夫親自帶了一支部隊衝了上去,試圖奪回陣地。
按照吳畏安排的撤退序列,玉珍局的連隊負責斷後。
他和劉馳都是吳畏在二十八師警衛營的老底子,比于軍的資格要老一些。
遼陽大戰之後,警衛營被一分為二,一部分成了第一山地旅,另一部分則組成了陸戰旅,後來陸戰旅變師,又分出一部分組建陸二師,當年的老兵除了實在不堪大任的,都已經成了高階軍官,像玉珍局這樣當初受傷還要哭鼻子的青澀小兵,現在已經是上尉連長了。
當初在二十八師警衛營的時候,吳畏就很注意對士兵們戰場意識的培養,後來國防軍規範軍官選拔制度,士兵轉幹必須先進軍校培訓,像玉珍局這樣的基層軍官也得至少經過三個月到半年的軍官養成教育,所以玉珍局的戰術素養相當高,甚至在國防軍的尉官裡面也要算是出類拔萃的。
吳畏安排他負責絕後,也是看重他的臨場指揮能力,畢竟吳畏不會分身術,只能顧一頭,另一邊總要放一個放心的人。
玉珍局本來已經組織手下計程車兵們在剛才高加索團士兵的出發陣地上構築防禦陣地。高加索兵在那裡留下了幾挺馬克沁機槍,陸一師一向重視速度,馬克沁機槍這玩意太重,還不容易分解,所以吳畏根本沒打算帶上它們。正好留給玉珍局阻擊追兵用。
結果他這邊的防禦陣地還沒修好,就看到約瑟夫帶著一隊人跑了回來,後面一隊同樣裝束的俄國兵緊追不捨,直奔著他的陣地就來了。
原來約瑟夫帶人去打阻擊,匆忙中也沒有什麼陣地可以依仗,兩支部隊結結實實拼了一把刺刀。
他手下計程車兵大多是新兵,本來單兵技術就差,又是連日大戰,剛剛收攏回來,很是疲憊。結果一個照面就被敵人沖垮了,這一跑起來,倒是大有剛才高加索兵們逃跑的氣勢,由追擊方轉成逃跑方,也沒看出有什麼心理障礙。
戰場形勢變換太快,剛才很多跑得快的高加索兵還沒來得及逃出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