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甫一接觸,他就發現這支日軍的戰鬥力水平很差勁,尖兵被曹峰手下士兵打倒後,後面的日軍士兵沒有就地防禦,試探敵情,反而一窩蜂的吶喊著衝了上來。
從人數上來講,這次遭遇戰中,中日雙方的比例大概是二比三的樣子,國防軍略處於下風。
但是陸一師普遍裝備的零一年式步槍的高射速彌補了這個差距,而日軍密集的衝鋒隊型則給了陸一師發揚火力的便利條件,幾乎轉眼之間,日軍密集的衝鋒隊形就被打出了一個個缺口。
發現對方的戰鬥力不強後,曹峰果斷改變了最初的計劃,帶領全連轉入反擊。
日本人的戰術素養不行,倒是挺有拼命精神。曹峰付出十幾個人的傷亡,才擊潰了這支部隊,殺傷過半,還抓了不少俘虜。
從俘虜嘴裡,他問出了一些情報,然後就安排人送了回來。不過他沒有吳晨的文筆,寫不來詳細的報告,乾脆派人回來送信。
原來此時朝鮮半島上的日軍雖然頂著一個朝鮮駐屯軍的帽子,但是實際上可以分成兩部分,其中之一是山縣有友的第二師團,另一個則是乃木希典的朝鮮駐屯軍主力。
中日康子戰爭當中,第一師團在乃木希典的指揮下全軍覆滅,大山岩被第四師圍困在旅順,最後放下武器被遣送回國。日本方面唯一的亮點就是山縣有友指揮的鴨綠江一線戰鬥了。
山縣有友當時是朝鮮駐屯軍的指揮官,手裡幾個雜牌的旅團,主力是第三師團的兩個聯隊,比起黃有為的二十八師來,除了人數佔優外,就再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東西了。
但是他就是依靠著這些的一支部隊,居然和二十八師打得有來有往,並且一度讓黃有為關門打狗的戰術失效。
雖然因為攻勢作戰的關係,在這樣戰鬥當中,日軍的傷亡比二十八師大,但是如果不加上戰役最後,因為接應乃木希典而犧牲的兩個中隊,山縣有友所部的傷亡其實要遠遠小於同僚們。
那一戰後,大山岩一病不起,很快就嗚呼了。山縣有朋受命回國整頓第二師團,朝鮮駐屯軍指揮官的位子就空了出來。
按照道理來說,葬送了第一師團的乃木希典應該成為日軍戰敗的主要責任人,而受到嚴重的處罰。沒想到在陸軍省裡,居然很是有幾位重量級的人物替他開脫,原因也很簡單,此時陸軍部和海軍部正在互相指責,如果不保下乃木這個人頭豬腦的傢伙,那麼很明顯就坐實了陸軍應該負起戰敗的責任。
另一個不那麼明顯的原因是,乃木希典敢打敢拼的作風也的確有人欣賞,認為這才是日本陸軍應該保持的傳統。
所以乃木希典這哥們居然躲過了一劫,被直接留在了朝鮮半島上,接替山縣有朋指揮朝鮮駐屯軍。
按照日本軍制,軍級單位指揮官的軍銜應該是大將,但是乃木希典必須是敗軍之將,就算再怎麼替他吹,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所以在這個時候,誰也不願意再給乃木希典升官,所以乾脆大家裝糊塗,就當沒他這麼回事,不得不說,這又是日本高層的一個特色。
山縣有朋在康子戰爭當中雖然打得有聲有色,但是畢竟面對的是國防軍精銳的第二十八師,一戰下來,傷亡也不可避免,所以當他離開的時候,朝鮮駐屯軍很多單位建制都不完整。
乃木希典接手朝鮮駐屯軍後,正趕上日本國內擴軍,不但要補充損失慘重的第一和第二師團,還要再組建四個新師團,自然沒有兵員來補充同樣缺員嚴重的朝鮮駐屯軍。
一心雪恥的乃木希典當然也不會把希望都寄託在國內,乾脆就在朝鮮境內招起兵來,朝鮮兵戰鬥力不行,但是勝在肯賣力氣,所以大多擔任地方守備部隊和物資催繳部隊,後者是日本官方的說法,通俗一點來說,那就是搶劫大隊。吳晨打掉的那個小隊和曹峰遭遇的這個中隊就是朝鮮駐屯軍當中的一支朝鮮人部隊。
相對於謹慎的日本兵,完全由朝鮮兵組成的這支部隊在聽說太平道有華軍活動後,第一個想到的居然是有好處可以撈。所以立刻就趕了過來,然後一頭撞在陸一師的槍口上,也算是勤勞王事了。
曹峰得到需要的情報後,立刻帶領士兵繼續向南挺進。朝鮮駐屯軍的主力駐紮在漢城一線,離太平道有數百公里的路,如果這一帶的駐軍都是朝鮮部隊這種水平,他有信心將防禦縱深擴充套件到上百公里,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後面的支援能不能跟得上來。
實際上不用曹峰說,吳畏就已經派人去接應他了,在他看來吳晨主動出擊的原則是正確的,但是方向反了,既然朝鮮戰役的原則是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