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的很多人對此持保留看法,認為後兩種武器連國防軍自己都還沒有配發,屬於軍國利器,連輕易示人都不應該,更不要說允許美國人生產了。
吳畏對此到是不怎麼在乎,這兩樣東西的技術含量都不大,只要被人弄到了樣品,很快就可以仿製,倒不如大方一點,藉著美國佬擴軍的機會先賺上一票。
現在國內到處缺錢,這三樣武器都已經定型,總參卻沒錢大批准備部隊,沒有訂單,幾家軍工廠也沒錢升級生產線,自然也不能暴產能,就算有一天國防軍需要大批次的裝備,國內的產量也沒辦法完成。
任何時候,軍火生意都是暴利,只要美國人拿出真金實銀來買,就不愁國內的軍工行業不想辦法加快產業升級的速度,只有產能上去了,才能在戰時轉化成生產力,吳畏打的,其實是在國內沒錢的情況下靠外貿養活軍工業的主意。
葉知秋考慮再三後,終於同意了吳畏的辦法,然後就是程斌等人的活了。不過美國人對於後兩種武器還有顧慮,需要到共和國實際考察後,才能確定下來。
在美國撈了一票好處,簽下若干共同防禦條約後,葉知秋終於等到了姍姍來遲的靖遠、來遠艦,接下來,他將繼續自己的行程訪問歐洲!他也將是第一個正式出訪歐洲的亞洲元首。
吳畏在對於兩艦的速度表示了驚奇之後,才知道這個時候聞名的巴拿馬運河還沒有貫通,葉祖矽需要圍著整個美洲繞一個大圈子。
在送行的儀式上,葉知秋很遺憾的向羅斯福說起回程的時候會取道馬六甲,不會再經過美洲了。
羅斯福表示理解,並且宣稱很快就會有一條捷徑聯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葉知秋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吳畏在他身邊低聲提醒道:“他們準備在南美洲開鑿一條運河。”
葉知秋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向羅斯福表示祝賀。
羅斯福雖然聽不懂中文,卻明白是吳畏提醒了葉知秋,他很驚訝的看了吳畏一眼,向葉知秋笑道:“你有一個出色的侍衛官。”
葉知秋笑道:“他只是臨時客串,回到國內後,他還是會回到部隊裡去的。”
這句話終於讓吳畏放下心來,這段時間裡,他一直在擔心因為秀雲的事情,葉知秋乾脆把自己放在身邊,當一個趙子龍式的人物。
雖然說趙雲的一生也算不錯,可是吳畏並不覺得自己有他的運氣,萬一弄成槍兵,運氣卻沒有saber,那可就毀了。
第202章競選州長
葉知秋的美國之行顯然收穫頗豐,在這個特殊的年代,他和羅斯福總統都各自為自己爭取到了巨大的利益。
作為年輕而貧弱的共和國總統,葉知秋為自己的國家爭取到了大量的經濟援助和來自美國民間的投資。其中的大部分經濟援助都集中在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上,而來自美國民間的投資則彌補了共和國在工業領域的空白。
葉知秋生在一個美好的時代,沒人會為了環境保護和工人待遇對他發難,美國的投資者只要有錢賺,也不會考慮自己帶去的裝置和技術會對世界政治格局產生如何深遠的影響。
羅斯福對與共和國的全面合作同樣感到滿意,作為共和黨的代言人,他為國內迅速積累的資本找到了宣洩的途徑,在那遙遠的大洋彼岸,有著龐大的市場和充沛的資源,足以讓他的支持者們感到高興。
因為在美國取得的巨大成功,葉知秋等人對接下來的歐洲之行充滿了期待。
相對於其他人的興奮,吳畏在這個時候保持了他一貫的冷靜,並沒有和其他人一樣對剩下的旅程感到樂觀。
在這個時代的東方,即使是曾經旅居歐洲的葉知秋,對世界政治格局的認知也不可能比得上吳畏那麼深刻。
此時的美國人還沒有充分認識到隨著迅速升騰起來的國力,自己在世界上有了怎樣的發言權,無論是深謀遠慮的政治家還是一心追求財富的資本家,對這個世界都保持著小心翼翼的謹慎。所以當葉知秋以一個有實力的追隨者形象出現時,正需要在亞洲有一個夥伴的美國人立刻就接受了他們。
與美國人不同,歐洲列強們已經習慣於把自己作為世界的中心,而輕視任何來自於歐洲以外的聲音。即使是擁有這個時代最多人口的工業國俄國,也因為半歐半亞的版圖而被他的歐洲鄰居們視為野蠻之地。
所以吳畏可以很明確的感覺到,葉知秋在歐洲將不會獲得他期待中的結果。
但是吳畏也沒有試圖去提醒別人。人生已經如此艱難,如果虛假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