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看了他一眼,說道:“侯碩這個人,我不太放心。”
吳畏無奈的看了葉知秋一眼,他隱約記得十二師的師長叫做侯碩,應該是滿清時代的軍事長官。十二師的前身是左宗棠麾下大將劉錦棠舊部,當年平定回亂入疆,先是追擊白彥虎,後來又平定阿古柏叛亂,條件艱苦,血戰不絕,在各清軍當中,算是戰功最為卓著的一支。
共和國建立後,葉知秋的手一時伸不到新疆去,於是好言安撫當地軍政長官,一體留用,當地駐軍也改編成第十二師,仍然擔負鎮守西北邊陲的重任。
但是正因為葉知秋對十二師沒有實際的掌控能力,所以對於這支部隊也一直採取不聞不問的態度,除了必要的軍餉之外,什麼軍械補給都沒有。一九零一年以後,因為吳畏的到來所引起的軍械換代一點也沒有擴充套件到第十二師去。
十二師上下現在還在用滿清時期的火槍,只有少量英國快槍,比內地守備部隊的漢陽造還有不如,戰鬥力自然也付闕如。侯碩在新疆一直收縮兵力,實際控制區域只有烏魯木齊至庫爾勒一線。其前哨站發現日軍第三師團出現在伊寧後,至今沒有找到進一步的線索,對於回疆的控制能力可見一斑。
吳畏倒是知道葉知秋擔心什麼,共和國對侯碩沒有恩義可結,回疆又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他是怕武裝了十二師後尾大難掉。不過自己又不是總參高官,對著自己發這種牢騷,未免有些莫名其妙。
葉知秋看著吳畏不解的神情,點了一下地圖說道:“準備讓你帶一支部隊西下,經回疆入俄。”
吳畏張大了嘴巴看著葉知秋,半天才說道:“我不明白。”
從西北入俄境,要穿越大量民族聚集地,這些地方從前雖然也在沙皇俄國治下,實際上只是一直被俄國使用高壓政策統治,現在俄國南北兩方忙於內戰,當然顧及不到邊疆地區,這些勢力倒向哪邊還很難說。要由此地透過,沒有必要的武力保護是不行的。
但是看葉知秋的意思,顯然吳畏入疆可不是走過路過。那裡就算再不服王化,至少名義上是共和國的版圖,讓吳畏這個在日本被傳成殺人魔王的主帶兵專程路過是怎麼個情況?
這個決定是葉知秋深思熟慮後的結果,他要做的事情太多,手裡能用的人卻太少,而且身居高位之後,總是覺得無人可以信任。吳畏這人雖然跋扈,但是至少沒什麼權力*,更沒有勢力牽扯,讓他出去替自己辦事,也算無奈之舉。
兩個人密議良久,吳畏還是不怎麼情願,他可知道穿越之前那個世界對於這種事情的評價,基本上只要搭上民族政策的邊,就沒有能落下好名字的。
這種事情,葉知秋也不好拿出總統的身份來強制命令,所以最後看吳畏不肯答應,就讓吳畏先回去考慮一下再說。他也不是光有這一件事要辦,吳有利正在逼宮,要是不給他點顏色看看,讓大家明白自己的名字也是可以金閃閃的,只怕後面就要群起而攻之了。葉知秋拿遙遠的回疆沒什麼辦法,但是反擊一下近在咫尺的書生們還是很有把握的。
吳畏出了總統府,並沒有像葉知秋說的那樣回自己的住處好好考慮,而是直奔黃有為家。他素來以急智著稱,和葉知秋扯皮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明確的想法,只不過這個決定太傷物議,就算他一向天不怕地不怕,也不願意冒這個風險,所以得拉上葉知秋陪綁。倒不指望葉知秋能幫他背鍋,但是隻要葉知秋支援自己,不要讓一些書面資料為正史所載,那麼幾十年後,誰還知道自己到底幹了些什麼?野史這玩意,傳得再厲害,也只不過比側所文化傳播範圍大了一點而已,正可以混水摸魚,吳畏可是正經的抗日名將,不用靠顏值來騙粉絲。
沒想到黃有為沒在家,據說是回老家湖南過年去了。吳畏很無奈,心想這還沒到春運呢,怎麼就走了?總不會是也怕票不好買。
他站在黃有為家門口琢磨了半天,四九城裡養老的將領要論打算,不過和自己關係好的可沒有幾個人,總不能貿然跑上門去問杜永霖的背景。想來想去不得要領,也只好坐車回住處。
這麼折騰一圈下來,已經時近中午,街上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吳畏突然看到車窗外走過一群身穿學生服的青年,心中一動,伸頭向窗外看了看,對司機說道:“前邊右轉,去軍官進修學校。”
兩年時間過後,燕京大學旁邊的軍官學校已經頗具規模了,在大門前就可以看到院子裡一群群身穿軍裝的學員。
北京軍官學校顧名思義,主要培養的是各級軍官,自然警備森嚴,吳畏的車子還沒到門前就已經被人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