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擔心,哥倆說說笑笑著回到自家的小院,家裡人也正等著他們吃早飯哩。
一家人圍坐桌旁,唯獨缺少那張熟悉的芳容,不用說大家心裡都有些不是滋味。嶽震正要找些話題沖淡沉悶的氣氛,姐姐和姐夫雙雙進了家門。
銀屏立刻像平時一樣忙活起來,張憲則赫然撓頭道:“我們兩個人吃飯沒意思,打算今後還是到岳父、岳母這裡蹭飯。還請兩位大人和眾位小舅子,對了還有周嬸、周伯,趙媽媽,大家不要嫌棄。”
“不嫌棄!”三個小舅子異口同聲興高采烈的喊道,岳飛夫婦也是欣然點頭,心裡都在對這個女婿闇然稱許。
一切又和往常一樣,飯桌上的氣氛也親切自然了許多,但嶽震卻高興不起來。他這會正想著趕緊和姐夫一齊回去,烽火堂已經步入了正軌,勢必會有大量的情報傳到臨安,姐夫必須儘快接手自己才能脫身去做其他的事情。
草草的扒了幾口飯,嶽震向張憲丟了個眼色,兩人一前一後走到了院子裡。
“姐夫,襄陽那邊的進展,要比咱們預計的快得多。所以咱倆要儘快趕回去才行,沒有你的參與,情報總是轉來轉去,既不安全又不方便吶。”
張憲面有難色的沉吟道:“這樣啊···”
嶽震忍不住調侃說:“怎麼,捨不得我老姐啊,沒出息!又不是不讓你回家啦,隔三差五的兩地來往不就成了。”
“不是啊?”張憲漲紅著臉辯解道:“我剛剛接手隊伍的後勤保障,現在又值秋冬換季,兵部發下來的棉衣、棉帳蓬眼看就要到了。其他各營都好說,唯有鄱陽湖水軍大營,岳父大人嚴令必須先給他們,可我查過兵部下發的清單,這一批沒有水軍的。我想和幾位叔叔、伯伯們商量商量,先配給水軍,然後再分發鄂州各營。”
冬季換裝算是軍營裡的大事情,倘若張憲不在,各營的主將未必肯服從這樣的安排。
嶽震也不禁一陣頭疼,“那該怎麼辦?老爸的北伐計劃裡,襄陽肯定是志在必得,好多針對**的訓練沒有可靠的情報依據,不成了瞎忙活啦?”
“其實也不難,本來我就打算和你說來著,就是這兩天太亂啦,一直沒有找到機會。”張憲說道:“找個可靠的人,替代我在臨安的工作不就全解決了。”
“不好吧···”聽姐夫這麼說,嶽震不免有些遲疑。畢竟這個位置太重要,不但連線著‘烽火堂’,而且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可以說,自己今後的一舉一動很難避開這個人的眼睛,假若稍有差池,事關岳家上下的命運,豈不是大大的不妙。
“眼下就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小弟你不妨接觸一下,再斟酌他能否勝任。”張憲不太明白小弟為何這樣謹慎,“王貴叔叔的兒子,與雷弟同歲,就是身子骨單薄一些,不怎麼適合軍營裡的生活。不過人還是蠻機靈的,和我也頗為投緣。”
姐夫這麼介紹,嶽震的心思亦有幾分活動。王貴是父親最信任的臂膀,可以說是和老爸休慼與共、榮辱相連,他的孩子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還有就是姐夫為人方正耿直,能和他說得來的人,品**也不會差到那裡去。
“好吧,就讓他與我一起回臨安,先不要說具體做什麼,讓我再仔細觀察觀察。對了,他叫什麼名字來著?”
“王郡,郡府州縣的郡。”
張憲能夠暫時的留在鄂州,嶽震對姐姐的愧疚之心也減輕了許多,在家人面前的笑容又開朗起來。
安逸平靜的生活過得很快,張憲把王郡介紹給小舅子認識後,便忙得不可開交。這段日子經常往返於鄱陽、鄂州兩地,嶽震想見他一面都很難。
算算日子,申屠也該從襄陽回來。嶽震便收拾行裝和祿伯一起帶著王郡,告別了家人,啟程返回京城臨安。
至於王郡,給嶽震留下的印象還不(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 ,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 閱讀!)
c錯。大概是常年生活在彪形大漢如林的軍營裡,讓他養成了看人的目光總是躲躲閃閃,嶽震心裡分析,這可能是比較瘦弱的他一種自卑的表現吧。但祿伯卻不以為然,私下裡總是說王郡這個人不可靠,依據竟然是一句諺語:眼斜心不正。
嶽震也不好反駁什麼,只是微笑著聽著,並沒有往心裡去。三人一路上倒也相安無事,風平浪靜的回到了閩浙居。
也就是這個時候,福親王趙榛日夜兼程的走完將近半月的路程,趕到了景色秀美的巴蜀名山,巫山。
“師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