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的實力竟然已經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樓船之上,李滄海和一眾將領齊聚甲板船頭,研究著下一步行動。
“元帥,末將有一事不明,想向元帥請教。”封常清拱手行禮道。
李滄海看了他一眼,說道:“你想知道,這天為何會突刮南風?”
封常清愣了一下,似乎沒想到李滄海居然能看穿他的心思,於是點頭道:“元帥明察,這正是末將想問之事。”
不僅封常清,就連高仙芝和蘇海等人都齊刷刷的看向李滄海。
李滄海微微一笑,說道:“其實很簡單,要想知道為何會刮南風,只要讀通易經即可。一歲十二月,為六陰六陽之象,將六十四卦中的十二闢卦配上十二地支,每個月也就有了相應的卦象。如此一個月一個月過去,到了最後的亥月,也就是如今的十月,卦象也就變成了坤卦。坤,是純陰的境界。所謂陰極則陽生,所以十月會有個小陽春,這時有幾天氣溫回升,便會颳起東南風。而這個時間正是節氣來臨的前後三天。現在雖是九月,但今年閏餘二月,是以立冬較往年提前了一月,我在來時就已經算好了時日,知道今天一定會出現反常氣候,是以才決定調動狻猊軍,從海路進發。”
第五百五十五章新羅恩怨
“原來如此,沒想到元帥不僅通曉天文地理,竟還懂得易經玄學,末將佩服,佩服!”高仙芝聽聞之後,對李滄海佩服萬分。
“本帥也是從家鄉一位德高望重的賢者那裡學來的,他說這便是諸葛孔明借東風的真正奧義,我也只是依葫蘆畫瓢,姑且一試,沒想到卻給我蒙對了。”李滄海感慨道。
“可大人怎能肯定,不會刮東風,而是會刮南風?”封常清不解的問道。
李滄海微微一笑,說道:“同樣是那位賢者所說,這一天氣候反常,風向同樣也會反常。白天會先刮東風,再刮南風,到了夜間就會變成東南風。所以,我才會一直等待。加上狻猊軍船艦的動力以齒輪為驅動,航行速度極快,只要借上半天南風,就可以一日千里。到時即便是南風停止,距離新羅也就不會很遠,不出意外的話,明天日落之前,就可以準時到達新羅。”
眾將士聞言,紛紛驚歎不已,李滄海竟能不動聲色的將所有事情都盤算的一清二楚,在眾人看來,他無異於就是孔明在世。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難怪元帥如此沉著冷靜,原來心中早有謀劃。元帥才智無雙,末將佩服之至!”封常清由衷地讚道。
經此一事之後,封常清等人對李滄海不敢再有輕視之意,紛紛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借風之事,就算是他們知曉其中真相,在相同的處境之下,也不敢冒然去試。
畢竟,這方法太過冒險,一不留神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況。
敢於行此計劃,除了有過人的頭腦,更要有不畏死的冒險精神。
而眼前這個他們之前一直輕視的殘疾書生,卻讓他們知道了什麼叫智勇雙全。
“元帥,咱們只有四萬人馬,面對東瀛和百濟的百萬聯軍,不知您有何良策對敵?”高仙芝此時對李滄海敬佩不已,但想到即將要面對的二十萬大軍,不禁憂心忡忡起來。
李滄海命人將地圖開啟,隨後在地圖上仔細看了起來。
雖說這地圖不像他前世所知的地圖那般精良,但作為行軍地圖,對重要城池和山脈走向都做了明顯的標註。
大唐時期,朝鮮半島被瓜分成三個國家,分別是新羅,百濟和高句麗。
三國之中屬高句麗國勢最大,一味的妄圖吞併新羅。
隋時,隋煬帝多次對高句麗用兵,但皆因將士不熟海戰而屢次戰敗。
唐初,高句麗再次對新羅用兵,新羅轉而向大唐求救。
爾時,唐高祖李淵本不予理睬,但經大臣進言,說新羅乃是大唐屬國,乃商周時期萁子之後所建,與中原猶如太陽與列星,不可輕言放棄。
唐高祖李淵同意進言,遂派遣大臣前去和解兩國,不想高句麗竟仗著強大的海軍,不將大唐放在眼中,還將前去安撫兩國的使臣給殺了。
李淵大怒,立即著重兵前往,發誓要滅掉高句麗,這一打,便打了數十年。
唐高祖甍逝之後,唐太宗李世民繼承高祖遺志,大力培養海軍,對高句麗連連用兵,甚至為了踏平高句麗而數次御駕親征。
可惜,未等踏平高句麗,唐太宗就駕鶴西去,這踏平高句麗的責任又落在了唐高宗的身上。
而到了高宗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