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這廝竟然如此喪心病狂,他要是不死,我非親手宰了他!可他為何要這樣做?”

李滄海沉默了起來,如今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此事和‘逆鱗玄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從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逆鱗玄武’似乎布了一個很大的局。

雖然只有管家一人,但他卻將整個正陽城推入到了絕境。

如果不是他前來上任,又誤打誤撞的堵住了決口,正陽城就會變成一片汪洋,後果那可是不堪設想。

黃河決堤,沒人會想到,其實是被人蓄意破壞。

很明顯,黃河決堤是為了側面印證石碑上的內容,讓人們相信,這是天降神罰。

不過,李滄海想不通的是,他們為何要選擇在這個時候炸燬黃河堤壩?

然而,他卻不知,石碑上的內容已經傳遍了天下。

李滄海對如今的大唐並不瞭解,他還一直以為大唐處於盛世之中,卻不知大唐盛世已經走入末期。

如今的大唐,雖天下昌定,但蝗災四起,流孽滋生,早已不復往昔昌盛。

加上朝廷連年征戰,賦役繁重,各地官員亂收苛捐雜稅,民間早已怨聲載道。

第一百八十六章暗藏殺機

當然,這一切,身居長安皇宮的唐玄宗不可能知道。

他還一直以為大唐,還是他治理下的那個繁華似錦的盛世天下。

正所謂‘國之將亡,必有災殃’,連年蝗災已經使得國力積弱,加上黃河決堤,有心人就可以利用石碑上的文字,煽動百姓。

李滄海早已猜到,石碑是有心人故意為之,為了不讓百姓出現慌亂,他命常風貼出告示,將整件事情經過昭示給全城百姓。

“茲有王不全管家,買兇炸堤,致使黃河決口,證據確鑿,而今兇人伏法。此與天災無關,實乃人為,望眾百姓莫要輕信謠言。”

正陽城各個主要路口醒目的位置上,都貼上了告示,有讀書人大聲念道。

圍觀之人,頓時竊竊私語起來。

“你說,這上面說的可信嗎?黃河氾濫真的不是上天降罪,而是有人蓄意破壞?”

“噓,上天降罪這話可不能亂說,據說此事和聖上有關,胡亂說話,你是不想活了?”

“這是縣令大人親自調查出來的結果,我相信縣令大人。”

“沒錯,我也相信,這次要不是有縣令大人,咱們恐怕早被洪水淹死了。縣令大人就是咱們的再生父母,他說的話,我絕對相信。”

……

回到縣衙,李滄海立即書寫奏摺,將黃河決堤之始末,上呈給了刺史府,同時讓常風著手調查所有與管家有關之人,想找出‘逆鱗玄武’的蹤跡。

然而,卻沒有任何結果。

在趙淵等工部官員的帶領下,洪水總算徹底退卻,正陽城的難民在領到賑濟糧款之後,也紛紛迴轉故地,重建家園。

李滄海並沒有吝嗇,王不全加上左弘濟,單就他們二人的家產,就抵得上正陽縣數年的財政收入。

他將兩人的家產全部充公,按照每家每戶的人口數,進行分發,每人能得到一兩半的銀子。

這些銀子,足以讓他們重建家園。

正陽縣剛經歷過大難,所需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李滄海召集法曹、司馬等官員,將所有的事情一一安排到位。

夜幕降臨,他又前往福田院,看望那些行動不便的孤寡難民。

張懸命信守著諾言,在正陽城的難民沒有離開之前,給難民們免費贈醫施藥。

福田院都是些或身有殘疾,或行動不便之人,見李滄海進來,那些人紛紛要跪下行禮,感謝李滄海大恩大德。

李滄海忙讓他們不必多禮,並囑託他們好生休養,隨後往院落中走去。

張懸命正在熬製一大鍋的膏藥,整個院落之中,飄揚著沁人心脾的藥香。

小虎子則在一旁奮力地攪動著鍋裡膏藥,使得膏藥不至於沉澱。

看到李滄海,小虎子忙將木棍放下,跪在地上道:“小虎子給大老爺磕頭。”

李滄海隨手將他拉了起來,拍了拍他頭,道:“以後不必這般多禮,你去做事吧。”

小虎子笑了笑,忙抓起木棍接著攪動起來。

“李大人,做官做成你這樣的,我還是頭一次見到。”張懸命將幾種草藥丟盡鍋裡,又對著小虎子吩咐了幾句,笑著走了過來。

“張兄,這話何意?”李滄海摸著鼻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