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王兄相救”之類的話語。而燕王的回答也很自然很得體——此非我之力,乃皇父皇母在天護佑。
聽罷了這些之後,林三洪終於很確定的說道:“漢王您要小心了,我估摸著萬歲是要削藩了,即便不是現在,也會很快下手,削藩之舉勢在必行。漢王千萬不可和那些藩王走的太近……”
朱高煦聽了,眼珠子都能掉到腳面上,一副不可思議的神態:“什麼?賢弟你說什麼?削藩?這……這怎麼可能?”
建文帝為什麼丟了江山?燕王為什麼起兵靖難?都是因為削藩這兩個字。
要不是因為削藩,現在的大明永樂皇帝還在北平當他的燕王呢。大明朝之所以有這麼多藩王,都是因為太祖洪武皇帝吸取了元朝無藩可援的教訓,這才分封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的藩王,為的就是國家一旦有事,四方血脈相通的朱家子孫可以蜂擁而去群起攻之。這種情況下,誰要造反就是和整個天下的實力派為敵。
建文皇帝削藩,違反了太祖皇帝的祖制,觸犯了藩王的利益,這才落得個悽慘下場。
完全是因為削藩才坐上皇帝寶座的朱棣怎麼可能再犯同樣的錯誤?
就是因為林三洪當初提供的戰略,朱高煦才有機會成就今天的漢王,所以他對林三洪的大局眼光很是欽佩,也很佩服他天馬行空一般想常人之不敢想的洞察力。可是這個時候林三洪說起削藩,絕對不是天馬行空,而是純粹的胡說八道了。
林三洪搖頭道:“此地再無旁人,我才敢這麼說的。一切都是為了漢王的將來考慮,我才斗膽這麼說的。削藩一事,無論是前革朝還是現如今,都是正確無誤之舉……”
林三洪這麼說,就等於是承認了建文皇帝的正確,同時也等於是在打朱棣的臉——你朱棣就是大反賊而已。
要是別人這麼說,朱高煦早就暴跳如雷的要打要殺了,可林三洪這麼說,還是有認真聽一下的必要。在朱高煦的心目中,林三洪無疑是自己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心腹。
“如今比不得洪武年間,外敵已沒有挑戰大明的實力,強勢藩王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而是需要一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朝廷,地方上必須絕對服從朝廷,這是根本。”林三洪說道:“萬歲不會看不到這一點,或遲或早都會削藩,只不過手法上肯定要和前革朝有所不同。”
建文帝削藩其實並沒有錯,錯的只是他使用的手法,並且過高估計了個藩王對中央的忠誠度。以朱棣的經驗和謀略肯定不會象建文那樣直接削藩,更不會那麼心急。或是許以厚俸顯爵優待一部分藩王,以達到分化的目的;或是乾脆就學習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方略。總之建文沒有完成的削藩大事朱棣是肯定要做的,唯一的區別就是手法和手段而已。
“漢王您是親眼見過萬歲召見周、齊等王的,仔細想想萬歲當時說的是什麼?”
朱高煦仔細回想當時的情形,父親朱棣確實沒有說任何“削藩不對”“違反太祖之制”這樣的話語,僅僅是把拯救諸藩王說成是兄弟情誼。這裡頭的含義其實已經很明顯了,只不過需要有心人才能聽的出來。
林三洪肅然道:“漢王提拔我的心思我看得出來,所以才斗膽挑明。所以我建議漢王您不要和那些藩王走的太近,其中的輕重您自然明白,聽與不聽全在您的意思,我也就不多說了。”
朱高煦不是傻子,經過林三洪的提醒,思路也漸漸清晰起來。這些天總是往**跑,也聽母親說起過父皇在為藩王的事情煩心。現在回想起來,還真的是象林三洪說的那樣,若是燕王不準備削藩,直接把周王、齊王等被剝奪的權勢還回去就是了,一道旨意的事情輕輕鬆鬆就可以完成,更不需要前思後想弄的這麼麻煩……
“現在想起來,賢弟說的還真有那麼點意思。”朱高煦拍拍林三洪的肩膀,爽朗的一笑:“賢弟你先回去吧,這事情我有分寸。”
白魚化龍 第三十四章 官老爺巴結我
更新時間:2010…9…25 14:29:54 本章字數:2252
金縣尊的馬車寬敞的很,兩個人一點也不感覺擠。
耳聽輪聲碌碌,一介草民林三洪現在已是七品官員,雖然也是芝麻綠豆般的小官,在老百姓眼裡也是正經八百的大老爺了。
“林大人得萬歲欽點,前程似錦,下官在這裡先賀了。”金縣尊不住的陪著笑,好聽的喜慶話兒說了一套又一套。
“金縣尊客套了,你我同為七品,我可不敢當大人二字。”林三洪笑道:“金縣尊還是叫我的名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