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軍衝破北門,一湧入城,其他四門相繼失陷。失去主將的太平軍如往昔一樣,誓死不降,在城中與淮軍展開了巷戰,最終因實力懸殊,兩千餘人全部戰死。
傍晚時分,淮軍控制了整個楊庫城,劉銘傳一面安撫百姓,加修固城防工事,一面將捷飛馬報知在太倉督戰的曾紀澤。
劉銘傳的得勝是本就是曾紀澤意料之中的事,如今楊庫城既克,則淮軍便擁有了蘇州北線前進的基地,可以進取江陰,揳入蘇州西部的外圍防線,進一步孤立蘇州。
曾紀澤遂命劉銘傳部乘勝進攻,先後攻佔了蘇州外三四十里的叭亭、界浦等鎮,使得太平軍不得不集中兵力加強蘇州城防,難以分兵出擊外圍淮軍。到八月中旬之時,蘇州太平軍已完全陷入了被動的防禦地位。
淮軍在曾紀澤的領導下,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軍事勝利,淮軍上下士氣高漲,曾紀澤計劃趁著連勝之勢,徹底消滅蘇南太平軍,以配合進攻天京的湘軍,最終剿滅太平天國。
曾紀澤回到了上海,與李鴻章等人商議下一步的作戰計劃,李鴻章對當下的軍事形勢和雙方的態勢作了冷靜的分析。他認為淮軍此次進兵,可慮者有三:
蘇、常、杭、嘉為東南財賦最盛之地,太平軍佔據四年,徵糧收稅,不但自己自足,且常以財粟接濟金陵。金陵雖然是太平天國偽都,但蘇、杭等地卻為金陵根本,太平軍必然全力死守,此為其一。
江南多水,蘇嘉各城尤甚。湖河蕩港,千百通聯,津路迷離,橋樑斷續,淮揚水師多有不能通達之處。則太平軍守易,淮軍進難,此為所慮者二也。
李秀成為諸王之首,最為狡謀,其餘各偽王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