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們倒在前進的路上,忍不住衝負著偵察部下吼道:“你們是怎麼偵察的,城中明明是洋人在保清妖守城,爾等為何不早報!”
那部下一臉的無辜:“回王爺,末將昨天潛入城中打聽得清清楚楚,城裡只有三千清妖,還是剛剛組建的什麼淮軍,要說有洋人,也絕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從上海神不知鬼不覺的趕來啊。”
“放屁!”譚紹光馬鞭子狠狠的抽在了那人臉上,“你當本王眼瞎啊,你睜大狗眼看看,如果不是洋人在幫忙,清妖怎麼能有這麼厲害的槍炮。他們見了本王的大軍,只怕早就嚇得魂飛破散,抱頭鼠竄了。”
那部下捂著被抽出血印子的臉,委屈的說道:“小的怎敢欺瞞王爺,城裡確實沒有洋人。清妖的那個什麼主帥曾紀澤也沒在,城裡也就幾個營的人馬而已。”
譚紹光一聽曾紀澤的名號,臉色頓為一變。遙想當初英王陳玉成被這個無名之輩屢屢擊敗時,李秀成與譚紹光等人私下裡還取笑陳玉成無能。而今他親身吃到了苦頭,方才知道這個曾國藩的大兒子果非等閒之輩,英王陳玉成敗在這樣猛烈的槍炮之下,也實在是無可奈何。
轟!轟!
幾發炮彈落在了譚紹光前方十米處,十幾名親兵被當場炸飛。原來是城上的張樹聲瞧見了譚紹光的旗號,遂命炮連調遠射程,想要來個殺賊先殺王。可惜射程畢竟差了一些,並沒能命中目標。
譚紹光哪想到淮軍的炮彈能打這麼遠,大為的驚駭,眼見形勢越來越不利,別說攻下青浦,再這樣下去自己就要被人家炸成肉餅了,於是急下令全軍放棄攻城,向西撤退。
第四十七章 容閎
青浦大捷的訊息傳回淮軍上海總部,曾紀澤大鬆了一口氣,便將這訊息向外界釋出。wan各界中外人士無不歡欣鼓舞,市井租界間,人們在爭相奔走相告著淮軍的英勇事蹟。商界人士們甚至熱情的組織了勞軍團,冒著危險前往青浦慰勞得勝的淮軍將士。
青浦的勝利以及上海各界的支援給了曾紀澤很大的信心,同時也加重了曾紀澤在此立足的本錢。但與此同時,這場戰役同時也暴露了淮軍的不少缺點。
首先是在武器使用能力上,經過短暫訓練的淮軍,雖然在日常訓練中能夠免強完成射擊動作。但在面臨實戰時,這種相比鳥槍較為複雜的新式連珠槍,卻讓他們在使用時不夠連貫。從瞄準、裝彈、射擊等各方面,都只能發揮新式武器不到三成的先進效能。而淮軍的這些缺點,就間接導致了彈藥的不必要消耗。
當然,要想讓使慣了鳥槍的清兵能夠用好先進的西式武器,這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訓練與實戰過程。
其次就是武器的問題,淮勇們抱怨這種武器沒有裝配護木,在快速打完15發子彈後,槍管就熱得沒法碰。而由於這些享利式連珠槍沒有替換的供彈管,只能一發發的地從彈管前面裝,這使得得換子彈的速度又降低了許多。不過,提出報怨的主要是原常勝軍的老兵,他們使用慣了原來的恩菲爾德式步槍,對新式槍械的缺點一時還不能很好的適應。
事實上,曾紀澤只是把這種享利1860式連珠槍視作淮軍的過度性主力步槍。他的最終設想是在上海建一座屬於淮軍自己的兵工廠,能夠為淮軍量產一種與西方同等先進的步槍。
曾紀澤深知問題總是沒完沒了的,只能一步一步,慢慢的來解決。他並不心急,此時距太平天國的覆滅還有整整四年的時間,他有相當充裕的時間把淮軍建設成一支不遜於西方的近代化軍隊。到了那個時候,即使他的父親曾國藩仍然執意要裁撤湘軍,那他的淮軍也可以取而代之,而為他實現終極目標的有力保障。
曾紀澤在他上海的臨時巡撫官邸中謀劃設想著將來的一切,李鴻章滿臉喜色的前來,“劼剛啊,有個好訊息要告訴你。”
曾紀澤的目光離開了桌上的地圖,笑道:“是什麼好訊息,莫非奉賢方面也傳來了捷報嗎?”
李鴻章笑著搖頭:“我以為這比打了幾場勝仗都重要。你一直想找的那個遊學美利堅的人,我給你找到了。”
曾紀澤怔了一下,隨即大喜過望,忍不住拍了拍李鴻章不太堅實的肩膀,“少荃呀,真有你的。他人在哪裡,快把他帶來見我。”
“別拍了,再拍我這把骨頭就要碎了。他人就在外面,我這就把他請進來。”李鴻章與曾紀澤年紀相差不大,彼此間少了幾分客套,多了幾分朋友間的隨意。
過不多時,李鴻章帶了一個男人進來。那人穿著西式的服裝,戴著一副眼鏡,目光中透露著一種睿智,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