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8部分

,他要愛迪生改進現有的蓄電池,使其成本更低,更加實用。

當然,曾紀澤同樣為愛迪生指出了發明的方向。1860年法國人普朗泰發明的鉛酸蓄電池因為內建硫酸,在搬運過程中非常容易發生危險,而且供電時間太短,被稱為短命電池。

歷史上,愛迪生會在1902年用鹼性溶液代替硫酸,並用相對穩定的~和鐵代替鉛。而這種負極為鐵粉,正極為氧化~,電解質為氫氧化或氧化水溶液的蓄電池結構堅固、經久耐用。當年愛迪生做過一個實驗,他用新電池組裝了6部電動車,行程5000裡,每充一次電,可走1C0裡。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偉大地發明,如果沒這個發明,現代工業發展也許就要滯後好幾十年的時間。

曾紀澤把原本就應該屬於愛迪生地發明訣竅告訴他。這一次他就不用再做“盜版”者了。只不過是把自己地發明提前了近30年而已。

“殿下。你……你真是一個不可思議地人啊。”在聽過了曾紀澤一個又一個地突發“靈感”之後。愛迪生更覺得這位中國王爺就彷彿是一個迷一樣。你永遠也無法預料到他地頭腦中還有多少令人難以置信地想法。

“沒什麼不可思議地。本王只不過嘴上說說罷了。真要做出實物來。還得靠你們這些專業人士。”曾紀澤不想在這件事上談論太多。而在解釋與他身份不想符地種種科學方面事情時。他也總是以“靈感”。或是“業餘愛好”敷衍而過。

在匆匆忙忙地處理完一系列地正事之後。曾紀澤總算可以鬆一口氣。為了儘快趕往南京。他已經吩咐東海艦隊抽調出一艘炮艦。明天一早就護送自己出發。

而在離開之前。他還一個人必須要去看望。

時近黃昏。曾紀澤身著便衣進入了租界。而白震山等十幾號親兵也換上了便裝。一路凝神警戒。護送他來到了同濟醫學堂。

這座曾紀澤最早創辦的高等學府,至今已成立四年,她的第一批畢業生有的出國深造,而有的已經走出校門,服務於大明新醫學事業。

一場秋雨方過,校園地水泥路上溼跡斑斑,林蔭道旁,枯葉零零散散的裝點著紅白相間的石板人行道。正對著大門的主教學樓中,隱隱約約能聽到老師講課的聲音,依現在的時間來看,應該有些班級還在上最後一節課。

時而可見懷抱書本的學生從教學樓中走出,穿過左面疏林石徑,去往那噴泉旁邊的圖書館。曾紀澤記得這座圖書館是他以個人的名義贈建的,校方為了表示感謝,還特意將這座樓命名為“紀澤樓”。

細細回想,那還是三年前地事情吧!時光如水,轉瞬即逝,這話還真說的不錯。

曾紀澤心中暗自感慨,他漫步在這寧靜的校園之中,心情彷彿被這純樸、安靜的氣氛所感染,整

一種難以言喻的放鬆與自然。

眼前那親切地景象,讓他恍然間回想起當年讀大學的美好時光,那時青春年少、熱情卻又不乏懶散,安逸卻又迫切地想要尋求激刺,那些人,那些事,縱然仍擺脫不了社會這座大漿缸的感染,總而言之還是要乾淨許多。

校園,算不上是世外桃源,但卻比外面殘忍地世界要寬容許多。那種感覺,這時細細回味起來,心裡禁不住竟會湧起幾分久違的溫暖。

“我地青蔥歲月啊!”曾紀澤情不自禁感慨無限。

作為大名鼎鼎,萬眾矚目的吳王,曾紀澤想要在國人眼中隱藏身份自然是相當不易,更何況是在閱讀報紙非常普遍的上海,身為一名經常性登上報紙頭條的公眾人物,他很快便被認了出來。幾名熱情而激動的學生,甚至上來索求他的簽名。

學生們的“追星”行為令曾紀澤又是好笑又是無奈,白震山本能的要驅散那幾名學生,但曾紀澤卻制止了他,和藹而親切的與學生們做了簡單的交談,並滿足了他們簽名的要求。

既然“微服私訪”被認了出來,曾紀澤便不好不去拜訪一下同濟醫學堂的校長黃寬博士,而這位留美歸來的醫學博士也很快聽聞吳王來訪,不等曾紀澤走進辦公樓便滿臉的欣喜的出來迎接。

“王爺來視察本校怎麼也不事先通傳一聲,我等也好早些出來迎接,現在這真是怠慢了,還請王爺見諒了。”黃寬恭敬道。

“本王只不過是來看望一下故人,本來是不想打擾你們的教學工作的,不過你們學校的學子們眼睛還真尖,一眼就把本王給認出來了。”曾紀澤笑著說道。

黃寬立時就聽出了他話中的意思,不由會心一笑,道:“路易絲老師還在給外科三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