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書一封,向宋國公陳述利害,勸他立勸北進河南。

眼下也只有先這麼辦了。”

曾紀澤一事剛剛安排完,又有一事來。斯賓塞、加特林、李善蘭等技術相關的二十餘人工程師團隊已來到了濟南,參加曾紀澤組織的大明科學研討會。

在會議開始前,加特林向眾人展示了他最新的改進型加特林機關槍,此次改進使該機關槍的射速達到了七百發每分鐘的程度,改進後的機槍,只需五架便足以對付一萬人的騎兵正面衝擊。

不過,加特林機關槍作為一種“神器”級的武器,儘管擁有著令人歎為觀止的火力,但卻也有笨重、機動能力差、使用不方便等多種缺點,這也是曾紀澤並未大規模擴大其生產能力的原因。

“加特林先生,本王對你的改進型機槍十分滿意,你就儘可能多的批次生產吧。”曾紀澤還是予以了肯定,畢竟這種高消耗的機關槍還是有著其不可取代的作用的,當年消滅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時便有了充分的證明。

“本王從美國請來了一位你們的同僚,你們應該認識一下。”曾紀澤正式將一名年輕的美國人推出場,“這位是工程師海勒姆蒂文斯馬克沁先生。”

馬克沁是一名美國槍械發明界的後進之秀,在加特林等人已聲名雀起之時,他還是默默無聞的小卒,但此人卻是大名鼎鼎的馬克沁機關槍的發明者。

歷史上,馬克沁於1884成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以火花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其口徑為11毫米,槍重272千克,採用槍管短後坐式自動方式,水冷槍管,用用容彈量為333發的6米長的帆面彈帶供彈,彈帶可以接續,理論射帶為600發每分鐘,可以單邊發射,也可以透過射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