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這麼改也是下了大決心的,他要將保安軍從冷兵器的軍隊過渡到火器為主的部隊。隊伍中燧發火槍和火炮的比例將大為增加。
新生產出來的燧發火槍由於採用新鋼材槍管強度增強,可以在槍口下安裝刺刀了。解決了火槍近距離格鬥的不足缺陷,從而減少了長矛手的數量。
根據現在保安軍的規模張楚將部隊暫定為兩個團,楊標和何金分別任團長,張楚毫不客氣的給了自己一個三軍總司令的頭銜,總領全軍。各級隊伍中原先管理生活的副隊長得到了提升,正式的與其他的副隊長區分開來,被任命為各級的指導員,在級別上與主官平級,但要聽從主官的指揮。
各級的軍官分批的在保安軍軍校中經受了嚴格的訓練,張楚不顧工作的繁忙每期都要親自去講課。
張楚心中明白,保安軍將要面對更加窮兇極惡的敵人。
第七十七章 我們是來種田的
崇禎二年大明朝堂上還沉浸在新皇登基、搬倒閹黨的快樂之中。大臣們正在為消滅閹黨留下的職位空缺爭的頭破血流。
對於各地的流民起義處於一種麻木狀態。許多官員認為流民沒飯吃才造反,只要氣候好轉,田裡長出莊稼,流民自會散去,完全不會威脅到明朝的統制,這些年不就是這樣過來的嗎。各地督府對流民問題更是得過且過,隱瞞災情和起義的情況不上報,要不就是互相推諉,諉過於人。
看到這是一場巨大的危機的人並不多,楊鶴和洪承疇算是少數感知到危機將至的朝庭官員。
不過上天好象要做試驗一樣讓二人同時在陝西出現,對於解決農民起義的問題二人採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
楊鶴是個好人,好人就用好人的辦法,他認識到農民起義是由於流民過多,只要將流民招撫了,那麼起義也就沒有了。
他誠心實意的去招安那些流賊。流賊散去了天下就太平了。楊鶴的誠意確實打動了流賊,他們高高興興地去迎楊鶴接受招撫,然後發誓不再反叛。到任之初楊鶴的策略無疑是成功的。
洪承疇是個聰明而努力的人,自幼家貧他讀書很努力,而且很成功,一路參加鄉試、會試,最後考了個全國第十七名,為丙辰科殿試二甲第十四名,賜進士出身。之後仕途一帆風順,在天啟七年任陝西督道參議,當楊鶴到三邊上任時他還在這個位置上。
崇禎二年的春天,楊總督的招撫很是成功,各地起義的流民紛紛來降。但意外還是發生了,陝西有人認為受招撫還是不如自己幹痛快,這個人就是王左掛,王左掛在崇禎元年已舉起了義旗,在宜川發動了起義。他出名並不是因為造反早,而是因為他招的小弟都很厲害,幾年之後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都投在了他麾下。此時王左掛手下還沒有這些牛人,但他還是想要有一番作為。
這一年王左掛帶人攻打了韓城。韓城的求救文書送到了三邊總督府,楊鶴髮現自己做為三邊總督竟然沒將可派,但韓城之急不能不救,於是他給做為文官的洪承疇下了出兵救援韓城的命令。
這一紙命令改變了洪承疇人生的軌跡,他接到命令後沒有推諉,沒有拖拉,立即帶人出發了,文官有兵嗎?沒有。
洪承疇帶的兵是自己的家丁、僕人、伙伕,和在沿途又招募的一些鄉勇。
洪承疇急火火的趕到了韓城,然後又急火火的和王左掛開戰了。
王左掛從來沒見過這樣拼命的。聚集起來的流民一下子潰散了,還被洪承疇斬殺三百多人,韓城之圍解了。洪承疇頓時名聲大振,成為了能征慣戰的象徵,這一切僅僅是開始。
洪承疇與楊鶴一樣看到了流民起義的危機,同樣明白起義是由於流民太多造成的,他決定減少流民。他的辦法與楊鶴不同,他認為可以減少流民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殺。因為他比楊鶴更聰明,看得更遠,明朝的財政已沒有能力安置更多的流民,招撫了流民無處安置只會復判。所以在之後的征戰中洪承疇從不手軟,對起義軍不投降的殺,投降的也殺,目的只有一個,減少流民,流民少了農民的起義也就結束了。他忠實的執行了自己的信念。從這之後洪承疇成為了起義軍的惡夢。
陝西大地上這樣的情景成為常態,起義軍殺過富人、地主沒有了,財物沒有了,窮入加入起義軍,洪承疇來了,起義軍沒有了,財物沒有了。
沒錯,官軍過後一樣是財物沒有了。洪承疇也不可能讓人白殺人,他之所以能夠調動官軍去殺人,是因為他允許官軍過後財物沒有了。然後官軍和流賊都走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