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部分

的,也不過是重量最輕的58毫米法制迫擊炮,主要原因是考慮到其輕巧便於機動。同時體積小也便於隱藏偷運。至於炮彈,為了省錢林漢乾脆讓自己在基爾的工廠自造。

考慮到還要和南京國民政府做生意,希特勒和漢娜都堅決反對對紅軍援助德制火炮這種露骨的事情(不過這個時期的德國受制於凡爾賽條約,軍工生產一塌糊塗,也沒有象樣的火炮)。所以後來林漢才不得不從日本人方面下手,購買他們輕巧的九二式步兵炮。

在1933年,早期紅軍手中最多的火炮,幾乎全是林漢提供的迫擊炮。好在這個時代中國國內的軍閥也都嚴重缺乏火炮。影響倒是不大。此外紅軍裝備的最多的另外兩種武器就是林漢提供的擲彈筒和簡易的榴彈拋射器。

一直到斯大林派人送來這批107毫米重炮之前,紅軍手中最強力的火炮,居然是林漢從海里撈上來的那門卡萊爾號的海軍炮。

在餘下來的幾個月裡,蘇聯人透過長江航道,一直秘密地朝洪湖根據地偷運火炮。之所以不走東山港航線,主要的原因還是那兒離長沙距離太遠,交通不便,倒不如透過長江航道走私偷運更來得快捷。

在九月之前,蘇聯人一直透過長江和東山港這兩條渠道,不停地朝紅軍這兒輸入武器彈藥。而三省的紅軍也瘋狂地開展大練兵活動。在這過程中,斯大林也不是完全那麼大方賣肝賣腎地援共,林漢還是支付了他一部分的費用——所以不再運送德國的軍火,一是為了節省運輸成本,從蘇聯遠東調運軍火要比德國本土運過去便宜得多。而蘇聯產的軍火價格也比德國貨確實便宜許多。加上斯大林也只收了炮彈的費用,其開出的價格也是不過是象徵性的“三折優惠價”。

1934年九月,來自在福建整編換裝完畢的五萬紅軍進入湖南,和當地的紅軍會師後,紅軍準備了近半年的秋季攻勢終於開始。

紅軍的戰略目標很簡單:一戰徹底解決湖南問題。

三地紅軍加起來,參戰兵力超過三十萬人的主力部隊,直接對湖南何健的湘軍發動全線猛攻,搶在周邊軍閥和南京政府反應過來解決湖南問題。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湖南的湘軍在紅軍的“壓迫”戰術下,其主力已經被擠壓到常德、長沙、岳陽三地這塊狹小的三角地帶中。湖南湘軍本土的兵力,本來也就只有十個雜牌師,前期與紅軍的戰鬥已損失不小。算上地主武裝、民團和這一年的擴軍,總兵力也不過十萬人。如果再除去中國特色的“吃空餉”,擠掉水份後,撐死也就是七、八萬人。紅軍之所以準備到今天才全面開戰,主要是為了防止周邊的軍閥出兵干涉。以及前期根據地擴張太快,根基不穩。

如今土改完成,根據地建設初具規模,湖南各地的農村赤衛隊、游擊隊也有如雨後春筍般不斷長成,發動總決戰,一股作氣解決湖南問題的時機已完全成熟。

到了九月初,紅軍發動了前期攻勢,很快清除了長沙外圍的據點,逼得外圍的守軍退縮長沙內。三地之間的聯絡被完全切斷。

紅軍戰略目標很簡單,黑虎掏心,首取長沙,湘軍的首腦何健就在長沙,打下長沙,其餘兩地的守軍也就鬥志喪失,再要奪取也就更加容易。

紅軍的火力空前兇猛,外圍的守軍幾乎是一觸即潰。

到了九月三日這一天,滿頭白髮的何鍵坐在長沙司令部的官邸裡,愁容滿面地聽著城外響個不停的炮聲。

紅軍並沒有直接攻擊長沙城,而是對城外的嶽麓山發動攻擊。

長沙緊靠湘江,嶽麓山是長沙的屏障,只要嶽麓山上擺上幾門山炮,就可以輕易地俯瞰炮擊長沙全城。作為何健的老巢,長沙經營多年,大小堡壘修建了不少。雖然這些所謂的堡壘全是很粗糙的土木工事,但對於1932年前,缺少重武器紅軍來說,卻是每個堡壘都要用生命來填的死亡陷阱。

但在1934年,得到了蘇、德兩大工業強國暗中支援的紅軍來說,這些用土木堆起來的堡壘,不過是給紅軍炮手練習射擊技巧的最明顯的靶標而已。

若是從前,紅軍缺少火炮時,嶽麓山的失守並不致命。但是當紅軍手中擁有大量火炮時,這裡就成了決定長沙城存亡的死生之地。

何鍵在以長沙為首的三角地帶,蟻聚了十萬人的兵力。自從紅軍將戰略重心從福建轉向湖南後,意識到自己將成為紅軍的下一個目標的何鍵,就拼命地擴張軍隊作垂死掙扎。

只是軍閥型的軍隊和革命型的軍隊相比,劣勢實在太大了。革命型的軍隊,以紅軍為例,土改之後,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