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1部分

,但是許多人還不相信,甚至還有人向荷蘭人通風報訊……”

說到這,王亞樵左眼猛眨了幾下,熟悉他的戴雨農很清楚,這是他想殺人時的習慣反應。

王亞樵接著道:“這個訊息,如果是貴方幫忙確認和傳播的話,民間的信任度會更高一些。”

山田一朗點頭道:“船隻方面,有需要的話,只要吱應一聲,我方隨時可以提供援助。”

中日雙方能如此毫無火氣地談話聊天,只是彼此利益的需要。謀劃荷屬印尼,實則是中英日三家暗中勾結的結果。

英國人只是和日本人勾結,而日本人卻又和中國方面達成暗中的協定。英國人看中了蘇門達臘島和爪哇島,但日本方面卻想把爪哇島也順勢一口吞下。只是李華梅反對在這個時候過早地和英國人翻臉,不過她想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但這個辦法需要中國方面的配合。

英國人和日本人謀取爪哇島是為了利益,而當地華人多是中產階級。一旦排華行動開始,或者英日兩家進入該地,當地的華人都會被洗劫一次。日本方面現在還不想和英國人翻臉搶肉,又想在這兒吃到湯水,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中方商量,將那些註定難以保住的地盤財富和日方進行交換。

作為回報,瓜分荷蘭殖民地行動開始後,日軍同樣也會大量地進入加里曼丹島。

屆時將參考1939年達成的密約內容,佔領南部大部分的地盤。而作為交換,荷屬加里曼丹島以坤甸為中心的前蘭芳共和國舊地,日方會“還”給華僑作為“補償”。

這種慷他人之慨的利益交換,日本人做的是沒本生意,林漢考慮再三後,意識到無論英日荷三方,現在都起了在印尼割華人肉剪羊毛的心思,那些無法運走的林場橡膠園,最後都會落入他人之手。與其如此,倒不如賣個人情,也藉此增加英日之間的矛盾——待英國人佔領爪哇島後,想要沒收當地華人的財產時,卻發現這些財產全轉到了日本人的名下,英日之間肯定會有齷齪發生。

山田一郎告訴王亞樵,英國特使現在也正在雅加達激烈活動,暗中挑拔當地的幾個印尼土著勢力的頭目,鼓動他們踢開荷蘭人私下行動,所以還請中方加快加大撤出力度。雖然山田一郎沒有明說,但王亞樵和戴雨農都不是傻瓜,兩人心裡甚至認定,在這事上,日本肯定也插了一手。

印尼地區必須大亂,大亂之後,英日兩家才有插手干涉的最好藉口,這甚至也是林漢方面想要看到的。

四人在料理店裡談了兩個小時,進行了詳細地勾通之後,方才分手告辭。待王、戴二人離開後,山田一郎的助手不解地問他道:

“山田君,有一個問題我憋在心中很久了,直到才想問你。”

“什麼問題?”

助手不解道:“加里曼丹島是帝國期待許久的一片土地,為什麼我們要在那塊地上割出那麼大的一塊地盤給支那人,而且還是已經開發得很不錯的一塊。”

山田一郎解釋道:“因為帝國需要人質!”

“人質?”

山田一郎吐出了兩個字:“朝鮮”

他接著解釋道:“在朝鮮,關東軍的壓力非常地大,赤露和支那,勾搭在一起。至少有上百萬的支那軍隊陳兵在東北,而遠東方面,露西亞也有數十萬軍隊。如果需要,以支那的動員能力,他們甚至可以在短時間擴軍幾倍……今天的支那,不,是中國,在陸地上已經成長得非常可怕了。”

山田一郎經歷過1935年到1936的中國戰爭,戰後也曾跟隨日本訪華團去過北平和上海實地“考察”過,回國之後,他立刻就由堅定的侵華派,轉變成了堅定的“中日親善派”,極力地要求修好中國。

“那些中國人,想要的是在蘭芳共和國的基礎上重建一個華人國家。他們甚至還野心勃勃地盯上了英國人控制的東、西馬來亞。東南亞這裡,英、美勢力交錯,中國方面反而是最弱的一環,他們若是成功地在這兒建國,要想保證這裡的安全,就必須交好帝國,這樣朝鮮也就安全了。你明白了嗎?”

助手心悅誠服地點頭道:“明白了!”

“其實你不明白。”

山田一郎心道。

身為高階情報人員,山田一郎知道得比助手要多得多,他知道大日本帝國,最多再過半年到一年,一定會和美利堅開戰。

美利堅實在太強了,光靠帝國一家是難以輕勝,所以帝國需要盟友,很多的盟友。勾搭德國,聯合英國,示好中國,令赤露(指蘇聯)保持“善意中立”,都是這場戰爭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