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前提條件。
日本國內的因素,主要的驅動力就是那些被勝利燒壞了腦子的軍人和野心家,等到這些人全面掌權,也就是軍人政府徹底壓制文人政府之後,日本國內全面侵華的條件也就成熟了。
中國的因素,大致有兩個,其一是小鬼子對華北自治失去了耐心,其二是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內戰結束,抗日統一戰線形成。
前兩個因素已經大致存在,那決定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時間因素,第…的比重應該更大一些。
時不我與,要抓緊了,韓立洪道:“大哥,小鬼子發動攻擊之前,一貫的套路都是栽贓挑釁找藉口。在平津,小鬼子還得是玩這套把戲,但這套把戲我們能看清,不代表別人也能看清。”
韓立濤沉思不語。
韓立洪接著道:“小鬼子要推動華北自治,第一步必然要把國民黨中央系的勢力逐出華北,然後再聯合宋哲元、韓復榘、閻錫山等人,組織華北自治政府。如此一來,日本人把中央系的勢力逐出華北之後,坐鎮平津的必然是宋哲元和他的二十九軍。”
“把中央系的勢力逐出華北?”韓立濤愕然,他問道:“日本人如何能把中央系的勢力逐出華北?”
苦笑一下,韓立洪道:“這還不簡單,搞點事兒,然後無理取鬧,逼迫蔣介石屈服。”
韓立濤一聽,也不由苦笑。
韓立洪心裡嘆息一聲,蔣介石自然也是梟雄一類的人物,但和太祖完全不在一個檔次,蔣介石差太祖的,最最主要的就是沒有太祖的那種大無畏的氣魄。
他不相信蔣介石看不到國際國內的大勢,但看到是一回事,怎麼反應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太祖處在蔣介石的位置上,那逼退日本人就是分分鐘的事兒,因為蔣介石現在面對的壓力同太祖後來面對美蘇的壓力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面對美蘇雙強,尤其是原子彈的恫嚇,這得需要多麼強悍的神經才能挺過來?
日後,有些人以此來咒罵太祖冷血,但是,他們無視了一個結果,那就是中華民族於千難萬險中挺了過來,並迅速成長為再也沒有任何列強敢於以武力威嚇的強大國家
一個休克療法,幾年時間,就讓數百萬俄羅斯人悄無聲息地沒了,一點水花都沒濺起,只是變成了一串串冰冷的統計數字。
如果沒有太祖的冷血……這有多麼重要,那些忘記了民族苦難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這一刻,韓立洪更深刻地體悟到了太祖取代蔣介石的歷史合理性。
中華民族,是多麼幸運
' '
二〇九章 姜大買辦的恐懼
二〇九章姜大買辦的恐懼
沉默半晌,抬起頭,看著兄弟,韓立濤問道:“你是說宋哲元他們看不清?”
點了點頭,韓立洪道:“宋哲元和二十九軍雖都血心抗日,但人都難免有弱點,有侷限性。二十九軍好不容易佔住了平津,這對宋哲元和二十九軍而言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所以難免會有僥倖之心。”
點了點頭,韓立濤明白了兄弟的意思。
宋哲元愛國是愛國,但腦子裡的軍閥思想同樣根深蒂固。
蔣介石不信任中央軍之外的雜牌軍,這是最重要的原因,所以一有機會就會予以吞併消滅,而這也就可想而知,那些不是嫡系的雜牌軍,他們的第一要務就是儲存實力。
宋哲元和二十九軍也不例外。
華北失陷,尤其是佟麟閣和趙登禹兩位將軍陣亡,不但宋哲元是有很大責任的,張自忠也一樣,而宋哲元最後也為自己的私心抑鬱而終。
三三年的二十九軍,人不過兩萬,武器彈藥極度匱乏,卻打出了中**人的鐵血雄風,但三七年的二十九軍呢?
十萬雄師,裝備精良,光張自忠將軍的一個師,機槍就有七百挺,可結果呢,潰師千里,最後連二十九軍的番號都被取消。
這個結果,固然是因為宋哲元和張自忠兩人誤判,但也是他們兩個閒的蛋疼,內鬥不和造成的。
心裡嘆了口氣,韓立洪又道:“既然心存僥倖,就如同利令智昏,原本應該看到的東西也就不容易看到了。一旦如此,就必然會應對失措,從而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我想盡己所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沉默。
半晌,韓立濤道:“立洪,其他的部隊呢?”
韓立洪沉默。
知道兄弟關於時局的看法,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