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節骨眼上,不怕他不屈服。
扣留四個鬼子的事兒,日本人越鬧越兇,他本想像上次張北事件一樣,把球踢給何應欽,但不行了,何應欽不管。
是啊,馬上就滾了,擱他也不管這爛事兒。
一個道理,何應欽不管,南京也不會管。為了平津,這隻蒼蠅看樣子只有他吞了。
――――
天地蒼茫,細雨中,一輛吉普車開到了一架軍用飛機前。
車門開啟,何應欽從吉普車上下來。
轉回身,望著北平的方向,何應欽臉色灰敗,他清楚,半生清譽和功名都毀在了這裡,毀在了東瀛人手裡。
――――
校場上,黃傑、關麟徵的兩個師默默開拔。
東瀛人的偵察機在上空盤旋,鬼子的偵察機與其說是過來監視的,不如說是過來揚威耀武的。
關麟徵、黃傑,他們望著空中盤旋的鬼子飛機,眼中有憤怒,更有無奈。
――――
成都。
蔣委員長的心情依舊,還是打擺子,既躊躇滿志,同時又有著極大的憂慮和擔心。
四川,他日思夜想要進來,但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現在,因為紅軍,四川的這些軍閥上杆子請他進來。
既然來了,那就不可能走了。
多好的形勢啊
只要再有一些時間,他就既能把**徹底剿滅,又能把大西南的軍閥給收拾了,之後再處置兩廣,到時國家政令一統,國力必會迅猛增加。
到那時,對付日本人的底氣就足了。
但是,娘希匹,日本人不給他這個時間,又開始搞事了。
忍,必須要忍。
對宋哲元和二十九軍,他越來越不滿意,剛剛有了塊地盤,弄了點家底,銳氣就沒了。
為了鼓舞宋哲元和二十九軍,他還特意去了一趟察哈爾,但現在看來,從第一次張北事件,到大灘口約,宋哲元都對日本人步步退讓,指望宋哲元對抗日本人基本沒戲。
既然如此,那宋哲元就不要當這個察哈爾主席了,二十九軍還是調過來打**的好。
現在,正好是個機會。
――――
武侯祠裡,蕭振瀛心情不錯。
主持南京政府工作的汪精衛怕日本人怕的要死,第二次張北事件爆發,汪精衛認為日本人是衝著宋哲元來的,所以就張羅著要把宋哲元撤職。
訊息傳來,二十九軍高層都極為憤怒,為此,總參議蕭振瀛趕赴成都,面見蔣委員長,要討個說法。
還好,蔣委員長說那都是汪精衛的意思,他一點這個意思都沒有,他這就給汪精衛發電報。
蔣委員長對他很體貼,特意安排人陪著遊覽武侯祠。
遊覽到一半,蔣委員長的侍從副官突然跑來,對蕭振瀛道:“蕭參議,委員長請你過去。”
蕭振瀛愣了,問道:“怎麼了?”
侍從副官道:“委員長接到一個電報,正大發脾氣呢”
心裡一顫悠,蕭振瀛趕緊跟著侍從副官往行轅趕去。
到了行轅,蔣介石把一份電文遞給了蕭振瀛。
電文是政整會的殷同發來的,說是日本人提出了新的條件,要求撤換宋哲元。
待蕭振瀛看完,蔣介石認真地,以求教似的的表情問道:“仙閣,你看該怎麼辦?”
能怎麼辦?蕭振瀛道:“委座,中央軍撤出,華北空虛,二十九軍不能亂,還是讓明軒主政察省的好。”
微微皺了皺眉,蔣介石道:“那好,仙閣,我再勸勸汪院長,讓他慎重行事。”
也就這樣子了,蕭振瀛提出告辭,蔣介石客氣地挽留了一下,就讓蕭振瀛離開了。
回北平要去重慶轉機,但重慶霧大,一直耽擱了三天,天才放晴。
在機場等飛機的時候,蕭振瀛買了一張報紙。翻到第三版,蕭振瀛的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
“宋哲元去職,調南京另有任用,二十九軍不日奉調南下剿共。”
老蔣為人一向兩面三刀,但在這件事上,蕭振瀛並沒有多大擔心,因為老蔣真是要把宋哲元撤職,那就太過愚蠢了。
老蔣人品不太好,但絕不愚蠢。
這次,老蔣不僅愚蠢之極,連帶著也把他給耍了。
他跑了這麼多天,不僅把事情沒辦好,而且,最嚴重的是事前一點警告也沒有往回傳。
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