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電報中,蔣三弟並沒有直接提出要黃二哥出山助他,而是將其和駐日公使蔣作賓的往返電文抄錄給黃二哥看。
這些電文自然都是一等一的頂級機密,蔣三弟這麼做,除了不把義兄當外人以外,就是要讓黃二哥瞭解華北形勢的危急程度,同時將他的疑惑擺到二哥面前:究竟該如何處理華北問題。
華北問題該如何處理,蔣委員長肚子裡早有定見,但就是要裝出一副懵懂未解的樣子,可憐巴巴地望著義兄黃二哥。
沒有意外,黃二哥最後還是咬鉤了,他給三弟覆電,指出華北不同於東北,既然戰不得,那就要積極同日本人接觸,直接交涉,爭取停戰以保全平津。
說的對極了,蔣三弟完全同意,但是,直接交涉,我……找不到合適的人啊!
包袱抖開了,二哥,您看著辦吧。
很顯然,這是一個比濟南慘案更大千倍百倍的大糞坑,幾經思量,最後,黃郛決定出山。
為了黃郛,南京政府宣佈成立行政院駐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任命黃郛為該會委員長。
這個委員會權力不小,何應欽掌軍,黃郛主政,這活兒聽上去挺風光,但實際上,卻是個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的大火坑。
北平的負責人,主要的任務就是應付日本人,因為這個,蔣委員長託著北平市長的大帽子,送了八圈愣是沒送出去。
蔣委員長不恥下問了不少人,其中有個地質學家,叫丁文江。
丁文江很有名,但他出名不是因為學術上的成就,而是因為這張嘴。
在研究地質結構之餘,丁文江對“文人論政”有特別的喜好,曾經寫過“假如我是張學良”、“假如我是蔣介石”等等雷人文章,對這些軍政巨頭和風雲人物評頭論足,指指點點,在華北知識界名躁一時,風頭直逼胡適。
帽子實在送不出去,蔣委員長就想起了這位,於是找上門來,意思是你也不要假如這個假如那個的了,實際操練一把怎麼樣?
丁文江一聽,扭頭就跑。
科學家會武術,流氓都擋不住,可我不會武術,您還是另請高明吧。
一網撒下去,一個上當的沒有,那就能者多勞吧,把這份苦差事又交給了他那任勞任怨的義兄。
黃郛推辭不過,只得接了,就當了個這個委員長。接了這個位置,黃郛那日子過的,就甭提了。
與日本人談判的事兒一波三折,現在好不容易有點眉目了,日本人卻又提出了談判的前提條件:中國方面必須派出軍事全權代表向關東軍主動要求停戰,如此,方可啟動後面的停戰談判。
派誰去呢?這個人可不好找。
事情明擺著,這事不成,會被日本人羞辱,以前何成浚就這樣被莫名其妙地關進了大牢;反過來,這事成了,就更他媽鬧心,會被自己的國人羞辱,甚至連整個家族都跟著抬不起頭來。
主動要求停戰是請降的另一種說法。
這事兒難,得開會研究。
與會者有政整會的黃郛、李澤一和軍分會的何應欽、黃紹竑,他們正研究呢,軍分會作戰處處長徐祖貽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聽徐祖貽說完,四個人都傻到哪兒了。
去他媽地,愛咋咋地,幹他姥姥的!反應過來之後,這是四位共同的心聲。
------------
感謝書友書友081117030450515打賞,鞠躬致謝。
' '
一七五章 殺人如草不聞聲
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臉色鐵青。
一百三十一位帝國精英和一千一百四十八名最精銳的關東軍,隨著兩聲響就全體玉碎。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旁,有朝鮮之虎之稱的關東軍參謀長小磯國昭的臉色更是難看到了極點。
他們在等,等參謀本部,等參謀總長載仁親王的命令。
下午兩點,命令到了。
命令有兩條:第一,嚴禁攻入平津;第二,與中國政府談判。
對參謀本部的這個命令,武藤信義和小磯國昭都不奇怪,他們都料到了,但胸中仍是氣恨難平。
現在,北到順義,東到通州,南到香河,已經對北平形成了三面合圍之勢。其中,順義附近的弘前師團,距北平僅僅只有五十里路。只要命令一下,完全可以殺入北平。
作為第一個領兵佔領北平這座支那千年古都的將軍,誘惑本就難以言喻,何況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