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0部分

能免受南北夾擊之苦,最好能破去江北大營,讓清軍無法從容調兵南下,又讓天京方面擋在我們前面,此為上上之策。”

錢江頷首道:“正是,若能說動東王再起一兵西征川貴,我軍便可安心應對江西、福建東南之兵,那就更好了。”

蕭雲貴啊了一聲,難道還是要想歷史上那樣,攛掇天京方面發動北伐和西征之役嗎?

第二百六十七章地方政權

蘇州西王府內,蕭雲貴和左宗棠、錢江說完回京之事後,又商量起蘇南政事來。如今蘇南戰事基本平復,恢復地方農務、商貿、建立地方政權等事務已經提上了日程。無錫等地光復較早,在那邊太平軍已經開始地方政權的建設,守土官、鄉官已經派駐到地方。

在地方鄉村還是按照太平軍制,每二十五戶編為一個兩司馬,四個兩司馬編為一卒,其後是旅、師、軍的編制。分別由二十五戶選出自己的兩司馬管理二十五戶,這兩司馬負責這二十五戶的戶籍、田數、人丁統計,以及所有雜事的辦理,相當於一個村幹部。卒長也是選出來的,相當於村長,其後的守土旅帥分設正副兩名,一名由西殿派人出任,一名由當地人選出,其後的師帥、軍帥也是如此。

如此編制可以很快的把戶籍、田數、人丁、賦稅等等基礎資料統計清楚,也便於地方管理。但西殿與天京方面不同的是,除了軍隊之外,在地方蕭雲貴沒有設立聖庫制度,除了到守土軍帥這一級設有一個總聖庫負責收取這一個軍戶百姓的的賦稅錢糧、地方百姓的捐納、還有收繳治下貪官汙吏、土豪劣紳的家財。這個聖庫也負責支應該上繳的錢糧賦稅,同時還要支應地方上的財政支出。每個軍約有一萬戶,算得上一個鎮的人口數量。

在無錫、金壇、鎮江等地實行之後,西殿太平軍減免地方錢糧賦稅,並且將地方上因為戰爭出現的無主之地和沒收貪官汙吏、土豪劣紳的土地分給無地的農民耕種,但賦稅還是要交,按田地的好壞分為九等納錢糧,納完田賦後。其餘的歸農民自己,並不用全部上繳聖庫。無錫、金壇、鎮江等地人口雖不及蘇杭稠密,但人口卻不降反增,先期抄沒的土地和無主之地已然有些不夠分的了。

以鎮江為例,此地地處江南運河北端,乃南北往來要衝,太平軍來前有二十八萬人口,太平軍攻陷鎮江後,逃難的百姓達到了數萬人,這些百姓有逃往蘇杭的。也有躲入山中避難的,大都是聽信滿清的謠言而盲目出逃的。西殿太平軍入主鎮江後清點人口,只餘二十三萬左右。隨後蘇杭上海爆發戰爭,附近的流民百姓又有湧向鎮江、無錫等地的,加上太平軍的宣傳和安撫工作成效顯著。先期躲入山中的百姓們又回來,人口一下激增至三十三萬之數。隨著滿清在江北倒行逆施。廣派募捐。江北百姓多有逃往鎮江的,人口還在不斷增加。當中沒有土地的赤貧者就達到了十一萬人。

鎮江時有耕地二百四十萬畝左右,太平軍收繳的土地和無主之地約有八十萬畝,其餘的土地還在中農、富農和一些地主手中。在中農、富農和地主手中的土地供養了十餘萬的百姓。太平軍將八十萬畝土地按好壞搭配分給沒有土地的十一萬百姓,人均分到的土地面積達到了七畝左右。按照歷史經驗,這個時候的耕作水平。養活一個人至少需要四畝土地,少於這個數字,農民就會生活得很艱難,更不要說繳納糧賦了。就是災害一來,年成不好,吃飽飯都成問題。人均七畝土地的分配,也僅僅稍稍高於四畝這個生存基本線而已,而且鎮江附近的土地也並非全都是產糧地,還有一成左右的耕地是桑林或是其他農作物的田地。好在鎮江商貿繁榮,有近三萬人在鎮江城內做工或是跑生意,沒有從事農業,因此人均分到的土地大有緩解,好的一些地方人均分到了十畝地。但江北的流民還在源源不斷的南逃而來,造成了當地的土地越來越不夠分了。無錫、金壇等地人口更多,無錫乃是大城,僅無錫城人口就達四十餘萬。人人都說江南富庶,但富是富了,人口也多啊。

王輳г嗽諡衛砦尬�保���螄粼乒笊鮮椋�粼乒蠛妥笞諤摹⑼蹶'運討論之後,在無錫推出了幾項舉措,以做試點。一是鼓勵百姓們開墾荒地,開墾出來的荒地可以分給農民耕種,太平軍減免一年的賦稅,並提供農具、谷種、耕牛等,隨後按田出產的十分之一納糧。但這項舉措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時值清末,經歷了幾個朝代的開發,能開墾的耕地差不多都開墾完了。後世歷史學家和農業學家研究後發現,清朝的耕地面積和現代耕地面積是相差不大的,甚至有些地方的耕地面積要比後世還多,因為後世經濟發展,很多地方退耕還林、耕地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