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部分

資金已經耗的差不多了,既然如此,那麼就該使出最後的一招了。

明軍目前還有大約六萬三千石糧食,秦文只是用了六千五百石糧食就耗空了糧商們的資金,因此下一步將是他們哭的時候了。

秦文讓明軍士兵一下子拿出一萬石糧食,直接定價為十文一斗米,這個價格比目前的市價要低出好幾十倍,一次一經推出便很快遭到了百姓們的哄搶,明軍的突然降價和推出大量的糧食使得糧商們大跌眼鏡,他們似乎是意識到了自己已經上當了,但是這個時候已經遲了,他們大多數的糧食的進價都是在八文錢一斗,加上從明軍手中高價買進了接近六千石的糧食,因此這個時候的糧食的成本價已經遠遠高出十文一斗了,在成本價比售價還高的情況之下,商人們一般的反應就是惜售,因為買得越多虧損越大,何況現在他們手中已經沒有多餘的資金了。

商人們的反應在秦文的預料之中,他早就想到了應對的措施,那就是降價加加大供應量,用後世的專業術語來說叫做“傾銷”。

明軍很快又拿出一萬石糧食出來,而且這個時候將售價定位了五文錢一斗,這一下子不僅是買米的百姓們看不懂了,就連糧商們也都傻眼了,五文錢賣出一斗米,這還能有利潤嗎?沒有利潤,能不能賣?肯定不能啊,於是更加堅定了他們惜售的行為了。

商人們這個時候已經完全落入了秦文的圈套之內了,明軍繼續擴大供應,直接拿出兩萬石糧食出來,加上之前沒有賣完的糧食一起,直接將售價定為了三文一斗,這一下子可算是將商人們的眼珠子都驚掉了一地,買漲不買跌的道理在這個時候又一次出現了。

百姓們見明軍的糧食的供應量越來越大,而且價格越來越低,已經不擔心買不到糧食了,反而期待是不是接下來還有更低的售價,之前一斗米漲十文他們都搶著買,這個時候已經跌到比白菜還便宜了他們竟然陷入了觀望,有點意思了。

不過秦文根本就不關注這些,他的目光盯著那些商人,明軍將糧價定在了每鬥三文錢,商人們並沒有跟風進行拋售,反而在死守,進行惜售。

好嘛!既然給你活路你不走,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明軍直接將剩餘的兩萬三千石糧食全部拿了出來,定價兩文錢一斗米,這下子市面上光是明軍沒有賣出去的糧食的總量就已經達到了恐怖的五萬五千石了,平攤到臺南的每一名百姓的身上,那就是每個人平均有兩百五十斤糧食了,足夠他們吃上五個月還不止。

一時之間糧食從萬人搶購變成了無人問津了,搶購糧食的百姓們也覺得沒了興趣,紛紛散去,倒是那些正真缺糧,但是買不起高價糧食的窮人們這個時候才能買到他們夢寐以求的低價糧食了,基隆一帶的糧食的售價基本上在每鬥米五文錢,明軍的這些糧食都是軍屯田的產量,是軍糧,所以即使售價再低也是有利可圖的,加上之前秦文用高價賣出了六千五百石糧食,實際上已經將這些糧食按照基隆的市價收回了成本,因此這個時候即使按照每鬥米兩文錢賣還是盈利狀態,明軍實際上不會吃虧。

明軍不會吃虧,那麼真正吃虧的是誰呢?很顯然是那些囤積糧食的商人和一開始跟著搶購的百姓,商人們的成本價遠遠高出明軍目前的售價,因此他們肯定是虧損的,那些百姓們由於買了高價糧,所以很顯然也是吃虧的。

秦文的計策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了大半,目前就是要等,糧商那邊看到明軍這邊的存糧這麼多,肯定是撐不下去的,他們失去了流動的資金,但是手底下的夥計工人和糧食的維護看管,都需要資金的消耗,因此秦文斷定他們肯定也會跟著明軍的售價進行拋售,不然他們的資金鍊就會斷掉,他們大多數都是家族產業,家族裡面的人肯定不會允許自家的商行倒閉,因此會逼著家主做出拋售的決定,這只是遲早的事情,因此項玉和秦文這個時候下起了圍棋,兩人都不急,時間在明軍這邊,他們耗得起。

此時城中的糧商們已經堅持不下去了,原因很簡單,因為明軍放出去的糧食的數量要遠遠超出他們預計,在這種數量的支撐下,老百姓購糧的迫切性一下子就完全消失了,因此就算是他們此時放出和明軍一樣的價格,相信銷量也好不到哪裡去,這就像是陷入了惡性競爭一樣,況且明軍那邊售價這麼低,但是卻是一副完全不在意的樣子,他們不能不在意,因為一來大家都撐不過五個月的時間,而來他們不知道明軍後續還有沒有糧食繼續向臺南這邊運送,如果明軍後續還是源源不斷的向臺南輸送糧食,而且價格還維持在這種水平的話,那麼他們到那個時候在拋售就已經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