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將它打的稀巴爛,如今這個時間要大大的提前了。
項玉和荷蘭人一樣,已是排成三排,不過是一個打的方陣,他吸取了塗嶺之戰中清軍的思路,在兩翼佈置了一百名盾牌兵,這個時代的火槍子彈由於沒有流線型造型,空氣阻力較大,穿透力比較弱,因此在前面佈置一道盾牌兵可以有效的減少傷亡。
荷蘭人的兩翼同樣有意支不同的軍隊,這竟然是一支長矛軍,不過這些士兵的背上也還揹著一杆火槍,看來這個時候的歐洲大路上的戰術轉變已經基本上快要完成了,中世紀的重灌騎兵已經接近落幕,火器的時代已經完全主導了戰場。
荷蘭人陸軍緩慢前進,海軍戰船也已經拋錨,一些士兵正在用吊輪將一些比較輕便的非固定的火炮從戰船上拆卸下來,準備當做重火力支援陸軍作戰。
明軍這邊也沒有火炮,這是一場完全由火槍決定勝負的戰鬥了。
荷蘭人前進到距離明軍陣型兩百米的距離上面,然後開始整理隊形,士兵們平舉著槍,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前踏進,每走一步都給人很大的震撼,這支軍隊雖然人數比較少,但確實是戰術素養很高,士兵們每一個動作都很嫻熟,荷蘭人的指揮官叫做理查德,他心中計算著距離,發現明軍士兵一動沒動,絲毫沒有開槍的意圖,不由得心中一陣冷笑,就算你們全部都換成了火槍又怎麼樣,你們手中的還是老式的火繩槍,在這個距離上面對我們毫無威脅,最多也不過只能打到一百二十碼,而我們使用的是先進的燧發請,我們英勇的荷蘭戰士可以在一百八十碼的距離上面開槍射擊,你們毫無還手之力。
這個理查德是從巴達維亞趕過來的陸軍,他長期和東南亞的土著人作戰,熱帶叢林裡面的土著人別說是火槍,就是連弓箭都很稀少,就算是有也只是簡易的弓箭,射程和威力都十分有限,對他計程車兵威脅都不大,只不過這群熱帶雨林裡面的猴子使用的一種吹管倒是十分招人煩,他們不和你硬拼偷偷的靠近,然後吹上一針馬上遁走,使得荷蘭人煩不勝煩。
這一次面對明軍擺出的陣勢,理查德想要將滿肚子的怨氣全部發洩出來,他將用堂堂正正騎士般的公平戰鬥來擊敗明軍,不過他卻忘了在他眼中明軍使用的還是老舊火槍,跟他們相比並不公平。
第六十一章激戰荷蘭人(二)
明軍在荷蘭人前進的時候,明軍陣型中很多士兵都緊張的兩腿戰慄,這些人都是新兵,訓練的時間還不長,並且沒有經歷過實戰,難免會覺得緊張,項玉因此將他們排在了陣型的中間,前面和後面都是老兵。
一百八十米!
一百七十米!
一百六十米!
一百五十米!
荷蘭人已經靠近到只有一百五十米了,這個距離都在雙方的射程範圍之內,明軍有一點劣勢的地方在於只有老兵和一部分新兵手中的火槍是新式的燧發槍,剩餘接近四百人的火槍都是火繩槍,除去一百多人的土著士兵使用弓箭之外,明軍陣型中間的兩百名士兵都是火繩槍,在這個距離上面很難夠得著荷蘭人。
荷蘭人停下來,齊刷刷的瞄準明軍的陣型,只待指揮官一聲令下,士兵們就要開槍了。
理查德這個時候有一點意外,雖然這個距離上明軍的火槍很難打到自己這邊計程車兵,但是為什麼對面的明軍士兵直到這個時候還保持陣型,沒有絲毫變動,難道是想就這樣捱打嗎?
明軍盾牌兵已經舉起了盾牌,擋住前排的火槍兵,後排計程車兵在項玉的指揮下也都紛紛低下身子,躲避子彈,荷蘭人一陣詫異,擺出一個烏龜的架勢我就打不到你嗎?
理查德一聲令下,一陣爆豆般的聲響,荷蘭人首先開始了射擊,子彈砰砰的打在前面的盾牌上面,這些盾牌並不是普通的防備弓箭的盾牌,而是項玉特別定製的,用來防禦火槍的,盾牌外面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鐵皮,盾牌高約七尺,寬三尺,重約六十多斤,十分的沉重。
荷蘭人的三段射十分的嫻熟,射擊,退後,裝彈,前移,射擊,只見白煙不斷,槍聲不停,可是明軍陣中只有十幾名士兵被擊中,前面的一排盾牌起到了很好的防護效果。
項玉見盾牌起到了效果,不由得有些感激一部電影,這電影就是《投名狀》裡面的一群清兵靠著一面小圓盾擋住了太平軍的火槍攻擊,成功的突入了火槍兵的陣型中去。眼下他計程車兵是陣地防禦,手裡面的盾牌比電影裡面的清軍的小圓盾要厚重許多,防禦效果自然也要更加強悍。
荷蘭人的射擊持續了一陣之後漸漸滿了下來,這時士兵們充滿了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