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7部分

是弓箭,他們的近戰士兵很難接近和偷襲中華軍的部隊,被迫陷入了跟中華軍對拼裝備的地步,這樣的話他們顯然不是中華軍的對手,但是即便是這樣,清軍的陣地還是異常難啃。

第一團計程車兵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也僅僅是將戰線向前推進了不到兩百米的距離,不過對於一團取得的這個成績,張聰已經感到十分的滿意了,因為隨著兩翼的中華軍的就位,清軍的中線守軍已經快要堅持不住了。

事實比張聰的估計還要更快一些,隨著兩翼的中華軍的包抄,清軍被擠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這個時候清軍內部實際上已經自己先亂了起來,士兵們都十分擔心自己的後路會被中華軍給截斷了,所以棄城撤退的呼聲開始佔據主導,而正面戰場上的軍隊也在和對面的中華軍的對拼中全面落入下風,這樣一來再在海澄城裡面堅持下去,不僅毫無意義,而且還有可能會全軍覆滅,所以清軍主將在審時度勢之後終於下達了棄城撤退的命令。

ps:最近的新增每天都只有十幾個,一天三章,每章的訂閱還不到五個,寫的好心累,準備將存稿發完之後完結了,一個月的時間也沒推薦,不是說上架之後一個月至少有一個推薦的嗎?

第三百四十章海城攻防戰(三)

清軍剩餘的一萬多人的部隊分成三部分開始從北城方向撤退,這一個方向中華軍這邊並沒有軍隊駐守,所以他們比較順利的突圍出去了,而中華軍也沒有打算繼續追擊,這個時候拿下了海澄城之後,大軍首要的目標就是將城市的防禦工事進一步的完善,準備應對清軍的反撲。

由於海澄城在之前的戰鬥之中已經被中華軍的炮火損毀大半,所以這個時候堅守城池是沒有什麼優勢的,於是中華軍便在城外建立了兩道防線,距離城牆三到五里遠,因為清軍缺乏重武器,唯一的火炮也大多是實心彈,開花彈用的比較少,所以中華軍的防禦工事主要是防禦清軍的騎兵衝擊的。

阻擋騎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打斷其衝鋒的速度和陣型,騎兵的衝擊勢頭在規模不大的時候並不是那麼危險,但是一旦騎兵的規模上來了之後,其危險程度就會大大提高,中華軍即使裝備了射程比較遠的步槍,在面對一千人以上規模的騎兵的時候也是比較危險的,在沒有裝備機槍的情況下,清軍的騎兵一直是對中華軍最大的威脅。

為了防禦清軍可能出動的騎兵,中華軍在防線之前特別佈置了一些鐵蒺藜,還挖了很多坑坑窪窪的大小洞穴,地上還佈置了一些木樁,這些都能夠起到減緩甚至是阻止騎兵衝鋒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距離中華軍的陣地二十多米的距離的地方,中華軍士兵們還特意的挖掘了一條一丈寬三尺深的塹壕,這樣的塹壕雖然防禦不了清軍的步兵進攻,但是對於騎兵來說是非常有效的。

在海澄的清軍棄城出逃之後的兩天的時間裡面,中華軍這邊一直是比較平靜的,但是北邊的漳州府的清軍顯然不會坐視不理。但是因為海澄城的守軍人數是多餘漳州的,所以清軍這個時候應該在等待其他軍隊前來匯合,積攢足夠的兵力之後才肯前來進攻。

但是這對中華軍而言是沒有什麼影響的,清軍不慌著進攻,還能給中華軍在海澄這邊多一點的準備時間,而且因為在之前的戰鬥之中中華軍的傷亡實際上是有點大的。所以這個時候要等待金門島的第二批軍隊到來了之後才能繼續進攻。

第一師的人數可不止一萬人,他們還有呂宋軍的一萬多人的部隊沒有呼叫,而等到這支部隊抵達了之後,中華軍將會向北進發攻佔漳州、漳浦、雲霄等地。

不過金門島的援軍沒有等來,漳州府的清軍倒是先到了。

從海澄撤出去的清軍人數又一萬兩千多人,儘管守軍傷亡過半,但是剩下的這些人在經過一些整編之後還是能夠繼續投入作戰,因此在等待了其他幾個州縣的援軍之後,清軍在漳州集結了超過三萬人的軍隊。然後大軍傾巢而出,直撲向海澄這邊的中華軍。

清軍主將心裡很明白,這個時候的海澄剛剛經過一場惡戰,城牆也被損毀嚴重,而且中華軍這邊的兵力不足,部隊的傷亡可能也十分嚴重,這個時候正是發動反擊的最佳時機,要是錯過了這個時機。等到對面緩過勁來了,自己這邊雖然可能也集結了足夠的軍隊。但是想要將敵軍趕走或者殲滅,收回海澄縣城是十分困難的。

這樣一來在海澄城的攻城戰結束三天之後,清軍的大軍就已經出兵了,而中華軍在外圍佈置的哨兵很快就發現並且報告了清軍的動向,張聰一聽清軍來的人還挺多,而且還將輕易不動用的火炮都帶上了。也絲毫不敢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