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7部分

的前進。

在戰爭的主動權盡失的情況下,即便是將中華軍的攻勢拖延一時半刻,對於清廷而言也只不過是稍微的延續一下自己政權的存在時間,並沒有特別大的意義。

第四百一十五章困守海州

在休整了一段時間之後,中華軍終於開始繼續向北進發。

八月處,中華軍相繼拿下盤山堡周圍的杜家屯、平洋橋堡、西平堡、鎮武堡之後,大軍已經逼近了盤山堡的關下了。

八月上旬,中華軍開始對盤山堡發動攻勢,清軍的抵抗並不是很頑強,士兵們似乎戰鬥意志並不強,只是稍作抵抗之後,發現中華軍的兩翼軍隊繞過了雙臺子河之後,堡內的守軍就放棄了盤山堡,向東撤去。

這個結果在中華軍的預料之中,畢竟一旦兩翼的中華軍完成了對堡內清軍的後路斬斷的話,清軍就只能困守孤堡了,這顯然不是清軍高層想要的結果。

清軍一路向東,一直撤到了營口,這才又停下不走了,而中華軍依然是穩步推進,大軍度過了雙臺子河之後迅速的佔據了西寧堡,開始向大遼河一帶推進。

大遼河這裡自古就是清明雙方爭奪的焦點,歷史上雙方圍著這一帶地區爆發了數十次大大小小的戰鬥,不過這些都是清軍尚未發展壯大的早期的戰事,等到清軍發展起來之後,很快就將戰線向南推進,一直到了錦州一線,1631年爆發的大淩河之戰之後,明軍徹底的喪失了大淩河城的控制權,儘管被清軍拿下的是大淩河,但是卻實實在在的威脅到了錦州城,這也為日後爆發的松錦大戰埋下了伏筆。

這個時候中華軍成功的收復了大遼河,也就意味著被清軍控制長達半個世紀的地區終於又回到了中原漢人政權的懷抱之中。

兩天之後,中華軍開始向東進攻營口。清軍在營口只有一萬軍隊。加上從盤山堡撤出來的不到兩萬人。加起來還不到三萬軍隊,而中華軍投入攻城計程車兵總數則超過了六萬人,雙方的兵力對比完全不在一個層級上,因此清軍也是沒能抵抗多久,便被中華軍攻破了城池,敗軍向北逃竄,一直逃到了北邊的海州衛。

海州衛距離清朝的首都盛京城已經不足五百里,是南部重鎮遼東衛的門戶堡壘。一旦丟掉這一座盛京南部的門戶的話,中華軍將能夠沿著官道直接威脅到盛京城的安危。

因此,清軍在海州衛集中了五萬軍隊,準備誓死捍衛這座南部的門戶。

雖然清軍的決心很大,但是這個時候清軍的中下層士兵們普遍鬥志不高,士氣低落,前面的一系列作戰失利的訊息已經讓他們的信心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清軍在丟失掉錦州城之後,其可以調動的軍隊只剩下不到十二萬人,而這個時候拿出五萬人守衛海州衛,還有五萬人守衛盛京。中間的遼東衛就顯得有點空虛,因此。清廷在八旗之內大舉徵召年輕的族人參軍,這個時候下至十五六歲的少年,上至五十歲的老人,都要拿起武器參加戰鬥,八旗之內的男丁數量頓時銳減一大半,剩下的都是毫無戰鬥力的老弱婦孺,誰都明白,這一戰事關生死,一旦作戰失利,那麼祖宗打下來的基業不僅將全部丟光,而且整個滿族都有可能會面臨滅頂之災,所以八旗士兵們都十分服從朝廷的調令。

即便是這樣,清軍也只是徵集到了不到五萬人的軍隊,近五十年的不斷戰爭,使得這個小小的種族一直面臨著男丁稀少的局面,而其不到兩百萬的總人口,卻在五十年的時間裡面先後組成了超過八十萬的軍隊規模,相當於四分之一的人口都被拉去參軍作戰了,而到了這個時候,這一比例已經接近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

這五萬新兵都被送到了海州衛,清軍高層明白,如果將他們放在遼東衛的話,一旦海州衛失守,面對著敵軍的強大壓力,他們很有可能不戰自潰,與其添油戰術,還不如一擁而上,將他們全都送上戰場,就算是拖,也能夠憑藉著人數上的優勢多拖上一段時間。

這樣一來的話,海州衛城內的清軍人數就達到了十萬人了,其中四萬人是騎兵,駐紮在城外一側,和城中的守軍互為犄角,一旦中華軍開始對海州衛採取進攻的話,這些騎兵就會出兵前來騷擾和襲擊中華軍的兩翼和背後,牽制和干擾中華軍的進攻。

針對這個情況,中華軍也採取了相應的對策,那就是將大軍沿著官道佈置,在兩翼修建一道戰壕,分別佈置一萬名士兵防守,將軍中的輜重和遠端火力都集中在這一圈保護之中,使得他們能夠不受清軍的威脅,而負責進攻計程車兵在進攻的時候是依託著強大的火力支援的,並不是依靠著人海優勢,因此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