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提醒你一次。”
見梁嘯這麼嚴肅,李椒也不敢大意。“你說。”
“這一戰,是將軍封侯的好機會,我能理解你們父子的迫切心情。可是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謹慎。這一戰就算推辭一年半載,將軍都等得起。可是萬一失利,三五年之內都不可能再發動如此規模的大戰,甚至十年,將軍等得起嗎?”
李椒眉頭蹙了起來,將信將疑。“至於麼?且不說我們至少有五六成的勝率,就算萬一敗了,損失也有限,不至於十年內都不能再戰吧。”
“與實力無關,與天子的面子有關。這是天子親政後的首戰,費了那麼多口舌,才勉強取得朝臣,特別是王太后的支援。如果敗了,天子威信受損,反對聲音再起,太后主政,又像太皇太后在世的時候一樣,如何是好?既然是首戰,要麼不打,要打就一定要勝,而且要勝得漂亮。如果沒有把握,不如不打。”
李椒不吭聲了。太皇太后是天子的祖母,風燭殘年,早該死了。王太后則不同,她剛過五十歲,正常情況下,再活個十幾二十年,一點問題也沒有。
可是,李廣等不及了。
李椒不敢決斷,和梁嘯一起去找李廣。李廣的態度和李椒一樣,開始有些不為然,聽了梁嘯的提醒之後,他也意識到風險遠比他想象的要大。可是,他又不願意就此放棄這個機會。
這可能是他最好的一次機會。
天子不僅給了他獨當一面的機會,還讓梁嘯給他做禆將。通常來說,禆將不僅是主將出現意外時的替補,更是對主將的制衡和監視。因為這種關係,禆將與主將爭功,甚至誣告主將的事屢見不鮮。
梁嘯則不同,梁嘯雖然深得天子信任,卻是他的部下,與他們父子關係親近,只會給他幫助,不會對他不利。這自然是天子對他上次有功未賞的補償。如果錯過這次機會,下次就不知道會安排誰來了。
李廣說,這一仗不僅要打,而且要打贏,還要贏得漂亮。
第389章機會來了
經過反覆討論,梁嘯提出一個補救方案。
一是儘快和羌人取得聯絡。早在幾個月前,枚皋就奉命出使羌中,探索河源。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年,如果枚皋進展順利,羌人願意助陣,至少可以提供兩三千騎。如果他們願意提供戰馬,那就再好不過了。
二是修改方案,以完成第一階段作戰目標為主,即盡取休屠地,取河南的任務交給其他兩路大軍完成。
三是將壓縮騎兵的數量,寧缺勿濫,將騎射能力有所不足的人改作步卒,集中戰馬,以滿足一人雙馬甚至三馬的配備要求。如此一來,雖然數量有所減少,但機動性提升,戰鬥力下降也不大,可以將騎兵的優勢最大化。一直以來,梁嘯賴以取勝的就是這種精兵策略和土豪配置。
李廣斟酌良久,最後同意了梁嘯的建議。他一邊派人趕往羌中,一邊將梁嘯的建議寫成奏疏,派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長安。與此同時,他請求天子調一些通曉書算的人趕到隴西協助軍務。
梁嘯是能寫會算,可是讓這樣的一個將領做屬吏,實在有些浪費了。
奏疏送出之後,李廣和梁嘯一起,對已經集結到位的騎士進行篩選。經過嚴格的挑選,他們挑出了近六千騎。這些騎士個個騎術精良,武藝精湛,而且大多出身邊地,家境貧寒,能吃苦,心功心切。
對挑選出的騎士,梁嘯又和李廣商量,按他們箭術高低做了細分:
箭術最出眾的做輕騎兵,以弓箭騎射作為主要攻擊手段,負責追擊掩殺,在必要的時候執行奔襲任務。
箭術略遜一籌的。改用弩。弩的速度雖然慢一些,但是射程遠,可以瞄準。分批射擊,威力不弱於普通的強弓。兩軍相遇時。他們執行第一波的攻擊,利用射程的優勢挫傷敵軍銳氣。同時配備戰刀,完成射擊後,用戰刀進行近身格鬥。
考慮到騎在馬背上,用大弩不便,弩騎兵統一使用三石到四石,射程二百餘步的擘張弩,只帶了極少的十石大黃弩作為狙擊用弩。以便在危急情況下射殺對方的大將。
騎術好,箭術一般,但是身體強壯、力量突出的配備重甲,改用矛戟,同時配備戰刀,作為突擊騎兵,在弩騎兵完成第一波射擊之後,強行突破敵人的陣勢。
雖然都是騎兵,但使用不同的武器,互相配合。遠近、輕重,各有所長。
李廣久經沙場,一看就知道如此細分的好處。二話不說,立刻照辦,並緊急調撥所需要的武器和甲冑。特別是弩的數量不足,需要從關內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