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0部分

~~~~~~~~~~~~~~~~~~~~~~~~~~~~~~~~~~~~~~~~~~~~~~~~~~~~~~

建安四年末,袁術發文召告天下,自削帝號,上表請罪。謝罪表中自承喪心病狂,僭號天子,罪在不赦,願自縛上雒向天子請罪。然罹患重疾,沉痾難起,無法親自面君領罪,故由嫡長子袁耀奉玉璽代父赴京,負荊請罪。

袁術發出這條公告,獲得上至朝廷,下至荊南諸侯一致好評與歡迎。不過,歡迎歸歡迎,這等政治汙漬,一旦沾上,永遠別想清洗乾淨。所以,袁術雖然補了牢,但所亡之羊(名聲),已一去不復返。

曹操彷彿沒聽到袁術的公告似的,繼續圍困下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一支由曹軍大將夏侯淵率領的千餘騎兵,突然出現於江夏的西陽,旋即殺入袁術的後方廬江,引起袁軍大亂。

袁術驚怒交集,怎都想不到,曹操會從劉表的地盤抄他的後路。此時廬江的兵力非常空虛,根本攔不住夏侯淵的騎兵。

夏侯淵指揮千騎,三日四百里,跋山涉水,一路向北,劍指壽春。

袁術的下蔡防守動搖,同時第二道防線當塗、西曲陽、陰陵三地守軍奉命急派大軍回援。不料三地大軍剛離開,早已蓄勢待發的曹洪指揮三千步卒,星夜渡江,一舉攻克當塗,進逼西曲陽。一旦西曲陽陷落,下蔡的後路、糧道均將被截斷。

夏侯淵長途奔襲,似實而虛,打亂了袁軍部署;而真正的後手則是曹洪。趁敵混亂,顧此失彼,直接撕破袁術的側翼防線,重演第一次淮南之戰的一幕。不過,上一次是曹洪孤軍奮戰,最終功虧一簣。這回可不同了,三面合擊,袁術的樂子大了。

二月,袁術下令放棄下蔡,將近萬兵馬全部撤回淮南。分別進駐壽春與西曲陽。

二月下旬,曹操、關羽、胡車兒等三部聯軍攻佔下蔡,旋即渡過淮水,與曹洪、夏侯淵於壽春北會師。

袁術的末日即將來臨。

當天下所有目光都在盯著這場滅袁之戰時,數千裡外的雒陽,大將軍府,馬悍卻在看著手頭一分與淮南之戰無關的資料。

這是一份關於江東孫策的詳細資料,涵蓋了此人從興平元年舉兵,奮戰五載。以小搏大、由弱變強的征戰史。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孫策帶著數百人去見袁術,從袁術手裡討還其父孫堅舊部一千餘人。時太傅馬日磾持節安撫關東,在壽春以禮徵召孫策。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懷義校尉,使孫策成為朝廷正式經制高階將領。

彼時袁術正與揚州的劉繇互攻,這讓孫策找到了自己興起的突破口——江東。於是求見袁術,道:“我家舊日對江東人多有恩義。我願帶兵去幫助舅父(吳景)征伐橫江。橫江攻克之後,我還可在當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萬人。那時。我再率領他們助您平定天下,謀成大業。”

袁術並不覺得孫策這點人馬能有什麼大作為,覺得有這小子去攪攪局也不錯,於是同意了。

就憑著這點東挪西湊的人馬,孫策開始了他的傳奇創業之路。

孫策一路向東,因有當時無論兵力還是糧秣都非常充足的袁術的支援,沿途招兵買馬,隊伍不斷壯大,到吳景的駐地歷陽時,已有五六千人。其後又有周瑜率兵攜糧前來會合,這對三國最佳基友拍檔就此登上歷史舞臺。

得道多助的孫策,氣勢如虹,率部渡江,進擊橫江、當利,相繼攻克之。劉繇的部將樊能、張英接連戰敗。

次年,孫策從歷陽渡江,擊敗牛渚營的劉繇,盡得其輜重糧秣,勢力大振。

其後孫策攻秣陵,斬薛禮,擊樊能,擒於麋,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

最後,孫策於曲阿與劉繇決戰,再次將其擊敗,由是奪取孫氏宗族之地——吳郡。自此,孫策之名威震江東。

一連串輝煌的勝利,以至袁術也不得不嘆息:“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建安元年,孫策繼續攻略江東各地,先破會稽太守王朗,再敗嚴白虎,其勢更熾,時人目之“小霸王”。

建安二年,袁術稱帝,孫策初時不置可否,後見天下俱反對,於是立馬與之劃清界限。其後再無制約的孫策再接再厲,先後擊敗祖郎、熬死劉繇,盡收其部眾。

至建安四年,孫策已擁有丹陽、吳郡、會稽三郡,據揚州之半。但由於此時空袁術遲遲未死,孫策無法擊劉勳、破黃祖、降華歆,所以廬江、江夏、豫章三郡未能入手。比起另一個時空的小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