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8部分

由睢�

還有一件事情,他一定要見瘋子的雜役,費上幾天董大人才答應。

……

陰森的牢房是京中監獄,獄卒一步一陪同:“就在前面。”安王滿心裡想把他支走卻沒有招兒,只能走一步是一步。

來見雜役,冒的是他當面揭露自己的風險。總認為他瘋了是個圈套。好好的人怎麼就瘋了呢。但他裝瘋,也是自己露臉震嚇他的時候。壓住他能奪回部分底氣,明知冒險也來了。

腦海裡準備的是雜役的家事、過往出錯讓自己拿住的醜事…。盤算著整理說詞,不能讓獄卒聽到,也不能沒有力度。隨後安王發現他的準備全都白廢。

隔著柵欄門,可見眼前那人目光呆滯,渾身上下都是髒汙。足足盯一刻鐘,安王也一樣的認為。他瘋了。

嘴裡說的話:“殺人了!要殺人了。酒裡下毒殺人了……”對安王問話置若罔聞。安王退出,謝過董大人,回到家中細理思緒。突如其來的狀況讓他花費很久才想到透徹。就是這裡面少了一個人。

這個人是他也在尋找的,但忙亂到這裡才發現他是關鍵。往外面喝道:“來人。”走進一個心腹。安王眼神兒陰霾:“找到孫三沒有?”

“還沒有。”

安王擠出冰屑似的話語:“不用找了!”

心腹大驚失色:“殿下,難道難道難道……”

安王狠狠瞪他:“沒難道,依我看孫三找不到了!”不想聽多餘的推測,揮手讓心腹出去還房中清靜。安王頹然堆在椅上,更覺得整件事情自己已盡知。

他想的原本是以下那樣:下毒殺京官的是孫三,躲避一旁等輔國公到了製造動靜引他過去的也是孫三。把周圍人驚起來,孫三一走了之。

這裡面沒有雜役的事情,無端多個雜役,就少一個孫三。安置事情時安王給孫三一筆銀子,讓他事後出京避開哪怕一丁點兒的懷疑。也存在幾天功夫孫三逃之夭夭,還在外地。但安王心裡就是知道孫三再也找不回來。

因為瘋了的雜役嘴裡不住唸叨的“酒裡下毒殺人了”,他是怎麼知道的?

安王為保齊王府這個奸細,讓聯絡的人跟雜役保證過不讓他下毒,只是把烈性酒摻和在一起。喝過的人都知道能醉死人,減低平時的酒量。摻和過的酒,聯絡的人和雜役親口品嚐過,雜役才放心把要摻的酒揣回去。真的讓齊王發現,因為那天大婚客人參差不齊,齊王沒那麼大方流水席面和貴客席面備一樣的酒,推說無意中拿錯就行。酒罈子外表不一樣,但大婚從來是忙的,忙昏頭順手一拿就倒上,這也有可能。

說一千道一萬,雜役嘴裡不可能吐出與毒有關的事情。而自那晚起他瘋了,讓順天府帶走的時候就神智不清。董大人是袁家的親戚不假,但帶走雜役的人卻不是他,董大人能穩住順天府尹,也不敢亂抹黑白。一個瘋了的人怎麼會清楚知道那晚有下毒的事情……

也許有人把他嚇瘋放出來,這樣一想,孫三就沒有出現過。負責叫喊的也許都換成別人。輔國公也許去了小院而安然離開。隨後只要一個功夫高的人換上雜役的衣裳——發現他時他身上已沒有外衣——帶著巡邏的人街上大兜一圈,跳到自己家裡,進內宅,再安然出去。這也就能解釋一個普通人進來,府中護衛沒能發現。他輕飄飄來,輕飄飄去,只留下一件衣裳,成為猜忌反撲汙衊王爺要麼有綠帽子、要麼有殺人嫌疑的證據。

安王一直自負自己的主意高,這樣想通如果是真的,那對手的主意才真是高。不動聲色只嚇瘋一個雜役,攔住一個孫三就把自己策劃良久的高招化解不說,隨手就送回自己身上。

紅著眼睛他想這個人當然是太子!只能是他。因為十一殿下對付的就是太子。太子府中他試過插不下去手,內宅裡除去宮中賞賜的四個美人以外,餘下盡是皇后留下當年的舊人。不是一個也收買不得,是猜忌推動到極致時,才能在太子府中做手腳不是?過早打草驚太子反而不美。

他曾想過加壽過生日,太子府中人手不足,往往宗人府裡抽調下人。但聽聞加壽明年大婚,大婚前最後一個生日在自家過。最近的熱鬧就是齊王大婚,他府中需要抽調人手。而齊王同為皇子,又是皇長子,不用說也是安王殿下剷除的目標。未必殺了他,卻一定要拉下他在皇上面前的好感。

兩位殿下,一太子,一齊王,都有出巡在外的經歷。不借此造謠,安王就是心想事成,也會有人說他腳跟不穩,他沒有見過外省風光。安王到此懷疑齊王的還是齊王妃和太子妃是表姐妹,齊王妃曾在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