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上老王的笑聲,直到袁訓狠狠瞪他。
老王是有事來,遇上這好時機哪能不用:“要說我家戰哥不是吹的,他對加福人人眼見。太后,老臣我有不情之請。”
“說來我聽聽。”
“戰哥這孩子跟加福竟然是上輩子緣分不成?從加福回京就同吃同玩耍,太后知道的,使盡手段呆在岳父家裡,呆在加福身邊。”
太后眉開眼笑對袁訓示意:“聽聽,這才是好女婿呢。”太上皇小聲提醒:“你把太子掃進去。”太后還他:“你剛才還把皇帝也掃進去。”兩個人一起不說,梁山老王繼續說。
“大倌兒也天天想著,因沒有見過加福幾面,不瞞太后他還有擔心。但山西一見加福能文能武,大倌兒喜歡的不行,在山西就和我商議,說這樣好的孫媳婦,戰哥生得又不好,又是太后心愛的人,趕緊娶了吧,不然大倌兒一天也不放心,他仗要是打不好,可怎麼辦?”
太后張張嘴,梁山老王知道她要說什麼,搶先道:“我說這可不行!”太后安下心,又看袁訓笑話:“你看,這才是好女婿的長輩!”
梁山老王前來決計不是說不娶加福的,接下來道:“可大倌兒他不答應啊,他出兵在外,我也得放在心上。回來日思夜想有了一個主意,如今請太后聽聽,看可使得。”
太后再誇蕭戰,也不願意加福這麼早嫁人。但是怕梁山老王說出什麼,如血海戰功這些自己不好直接反駁,委婉先道:“王爺可太著急了,加福還小呢。”再滿面堆笑面對老臣:“你的主意是怎麼樣?”
“老臣想請太后恩准,先成親後圓房。家裡的房子為加福早幾年就準備好,加福養貓的房子有,加福練功的房子有,加福看書的房子也有。加福到了家裡啊,跟四歲以後由老臣陪著唸書一樣,想歸寧就歸寧。太后您看可好?”梁山老王故意添上一句在後面:“我家加福可是不納妾的。”
太上皇指住他:“你呀,你這是影射,皇帝剛賞下人。”把這落他身上的猜疑送出去。梁山老王忙掩口:“老臣我糊塗了,老臣我說的只是自家。”
袁訓拍案而起架勢:“不行!”
……
梁山老王進宮以前想過好些天,他的兒子寫信罵小倌兒的時候,左一封右一封也沒少寫給他的爹。痛悔當年他和老子置氣,置氣原因是他的娘留他成過親再走。梁山王抱定不從軍不成親。老王妃不依他,一拖到十幾歲從軍。
信中王爺把自己連聲罵,說以前種種錯,全錯在晚從軍。過年過節時難怪打架從不贏,這是祖宗記恨上自己。不能讓戰哥也犯錯,請老爹趕緊把他送來。如果戰哥不答應,麻翻捆上打成包袱送來也罷。
梁山老王大為解氣,和妻子這段舊公案算他大勝。把信給妻子看,老王妃取笑父子想到天邊上,忠毅侯才不會答應你的!這是老王妃拋下的話。
老王見天兒哄太上皇太后開心,打算行使他折中的主意。先成親不圓房。雖不是現在就打發戰哥兒走,至少加福先到手。加福變成蕭袁加福,總比袁加福要少看她爹臉色。
而媳婦進門,哪天圓房可就婆家當家作主居上。老王都打算把加福蕭戰帶去別院避暑或者避寒,書信往來不便的地方,謊稱小兒女已圓房,讓袁訓乾瞪眼去,到時他不答應也不行。
他想的不錯,本來呢單獨和太后說,暗暗商議,說動太后以後,由太后出面說服袁訓,也算是個算計。但今天遇上袁訓在,又遇上柳至說納妾,老王爺一時性起以為大佔上風說出來。氣得袁訓跳起八丈高。
句句揭開老王心思。
“你休想!什麼成親不圓房。一旦成親是你家的人,我還能說上話嗎!我還能護女兒嗎!以戰哥對加福的喜愛,偷偷摸摸圓了房,弄不好你還要提這主意!我怎麼管得著!先斬後奏這事情,少對我來!”袁訓冷笑滿面。
太后回過神,從老王嘴裡說的花團錦簇中醒來,眼神兒都斜了:“戰哥是百般的好,我承認,但忠毅侯的話有道理。你們家打仗智計百出,別用在親事上。加福她還小呢!”
梁山老王恨恨對袁訓道:“你對上我能幹的很,有能耐對柳家去啊,你這十年親事不要了吧?不要也笑死人了!”
太后方向又轉了,對袁訓冷淡:“就是!十年親事你守的不錯。真丟人!”
袁訓一蹦出去:“我找他去!”梁山老王實在瞧不起,對太上皇太后打包票:“這親事是不會散的,您信老臣說話,最多打上幾架。真真吃柿子撿軟的捏,就會拿捏老臣我。”
太上皇打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