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未曾說完,趙世道:“果然的麼?怪道朕聽聞,白樘也曾去聽他唱了一回呢,能勞動朕的刑部尚書親去聽的戲,自然地是驚為天人的了。”
誰知趙黼聽了這個,心裡咯噔一聲,待要細問趙世,他卻略露出幾分睏倦之意,眼皮耷拉著,頭一點一點地。
趙黼知道皇帝要睡了,便噤聲不言。
當夜,趙黼竟有些夜不能寐。
自從聽皇帝提起白樘前去聽戲後,趙黼心裡隱隱地就有些不受用,當夜,他翻來覆去想了太久,只思量著前幾日發生的一件事。
那卻是在薛君生出事之後。
因此事傳揚開去,且薛君生受傷,暢音閣便無天籟可聽,但仍有許多人圍聚在閣子裡,談天說地地湊些熱鬧,聊以為安慰,若能見薛君生露一面兒,便是意外天喜了。
那日,趙黼因要去找雲鬟,路經那處,駐馬看了幾眼,卻正看見柯憲同一名同僚,兩人興沖沖地沿街而來,往閣子走去。
趙黼望著柯憲,微微一笑。
當初雲鬟同柯憲兩人同升推官後,趙黼便暗中尋到柯憲,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地說了一番話。
柯憲早知道兩人關係不同,何況趙黼是那個身份,從此成了他在雲鬟身旁的“眼目”跟“內應”。
故而柯憲一力攛掇雲鬟出刑部去住,且那房屋……也自然是趙黼叫他仔細找到。
趙黼過目覺著尚可,柯憲才去“遊說”雲鬟的。
因此見了這位老兄,趙黼會心一笑。
柯憲因急著要去暢音閣,竟不曾留意旁邊有人,只顧跟那同僚說長道短,趙黼原本並沒仔細聽,誰知不經意間,卻耳聞《玉簪記》三個字。
再一聽,卻是柯憲在讚不絕口。
趙黼不由暗笑:“沒想到他竟也有這福分,聽過這出。”
卻聽柯憲那同僚也嘆道:“這半年來,薛先生只在暢音閣唱過一次《玉簪記》,那可真是一票難求,老兄真真運氣,竟能適逢其會。”
柯憲越發誇誇其談,眉飛色舞道:“那倒不是運氣,只是沾了光罷了,當時拉著謝主事一塊兒去,他跟薛先生是認得的,特給我們撥了一個包間兒。”
同僚嘖聲羨慕:“果然妙極!竟是這般運氣。”
柯憲忘情道:“正經是,可知那日聞聽戲文後,如今我尚且念念不忘,回想起來,依舊餘音嫋嫋,差一點兒就跟主事一樣吃醉回不了府了。”
誰知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趙黼在旁,原本還帶笑,聽到最後一句,卻陡然色變。
他本能地便想要衝過去把柯憲揪回來,細問他到底是在說什麼,何為“吃醉回不了府”。
可錯愕中,柯憲早跟那人進了閣子裡去了。
趙黼心如貓撓,難以安穩,又想立刻去謝府追問雲鬟到底如何,可眼見將到,卻又勒轉馬頭。
他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以自己這會兒的精神過去,若再說出什麼不中聽的話、或做出壞事來,那才是傷人傷己,無法可想。
何況柯憲說的模糊,他雖疑心,卻只是胡亂猜測而已。
當即趙黼索性折回了東宮。
那會兒趙莊正在書房,見他怏怏地回來,畢竟很懂他的性情,便道:“先前興興頭頭出去,怎麼這般快就垂頭喪氣地回來,是怎麼了?”
趙黼一忍再忍,終究無法可忍,卻又不敢直說,就含糊道:“我聽人說,先前薛君生在暢音閣唱過《玉簪記》,好些人都被迷倒了……”
不料趙莊一來知道此事,二來見趙黼如此氣象,即刻便明白了,因笑道:“你……知道她去聽戲了?”
趙黼見他居然一語道破:“父王早就知道?”
趙莊道:“我自然知道。”
趙黼不可置信:“那您是不是也知道她……那夜……”
“外宿了對麼?”趙莊不等他說完,便含笑這般回答。
趙黼呻吟了聲,想跳起來,卻又癱倒在椅子上,舉手捶頭。
趙莊走到身邊兒,握著手道:“你鬧什麼?”
趙黼皺眉看他:“父王既然知道,怎麼不告訴我?”
趙莊道:“我告訴你什麼?難道,就如告狀似的跟你說這件事?顯得我何其小人。何況……若是別的什麼我看不上的,隨口說一說,倒也罷了,然而她是什麼人,難道你還不清楚?”
趙黼愣了愣,才有些正經之色:“父王是說……”
趙莊道:“你自己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