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內可以說是一個戰將,是一個怪將
1914年入湖南都督湯薌銘部學兵營,畢業後在上海參加“肇和”艦起義,反對袁世凱後擔任孫中山的警衛,屢立戰功
北伐戰爭時,因作戰勇敢,善於動腦子,很快提任第一軍第14師師長11928年任南京衛戍副司令,後入陸軍大學校將官特別班進修
1930年任第十四軍軍長
抗戰爭爆發後,任第14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一戰區前敵總指揮,組織了著名的忻口戰役,,斃傷敵2萬餘人,力挫日本軍的銳氣
1939年1月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5月晉升陸軍二級上將,9月兼河南省政府主席1940年兼冀察戰區總司令,與八路軍友好相處,相互支援
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引起內部某些人的猜疑,原因很簡單,老蔣與**合作,那是權宜之計,誰讓你衛立煌正兒八經後玩國共合作抗戰,與八路軍走得那麼近,還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小報告一打,老蔣很是發火,轉身把他調任軍委會西安辦公廳主任
這官職叫起來好聽,實際上就是個閒職,把你的人馬拉走了,看你還折騰啥
奈啊,老蔣的部下,真正能征善戰的將領並不多,沒幾天,蔣介石又不得不用,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人不多啊,沒辦法,1943年老蔣任命了並不喜歡的這位老兄為中國遠征軍司令,次年率軍擊敗滇西和中緬邊境的日軍,收復滇西,45年1月所部與中國駐印軍在緬甸孟尤會師,打通滇緬公路
榮譽的巔峰,就是被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時代週刊》譽為“中國常勝將軍”
道不同不相為謀
論在軍事戰略,還是在對待**的態度上,衛立煌始終與蔣介石談不到一起
抗戰勝利以後,蔣介石很快再次把衛立煌打入冷宮,派他去歐美考察訪問一年多,如果不是陳誠再次在東北敗走,國民黨內部呱呱奇談者眾,真才實學者少,蔣介石是不會用這個與不合拍的陸軍二級上將的
搞笑的是,衛立煌此刻早已看出東北的亂象,託了很多關係,走了外交,但是胳膊扭不過大腿,迫不得已,只好於21日飛抵瀋陽就任
人家走關係,是為了進步,為了當官,這老兄有個性,通關係走路子,就是為了不做官
沒辦法啊,在第一次會議上,官上任,衛立煌就明確提出了的主張,就一個字:
守
面對實力強大的對手,所轄的幾十萬大軍,都被嚴密封鎖在錦州、瀋陽、長春等幾座孤城內,鐵路被切斷,補給靠空運,中央軍嫡系部隊與雜牌部隊之間矛盾重重,他雖然貴為總司令,一不是黃埔生,而不是嫡系,能保住現有局面已然不
尤其是,他作為**人的老,非常懂得他們擅長的戰法,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運動戰,抗日戰爭時候,它的另一個說法叫游擊戰
實質是一樣的,就是讓對手動起來,然後他出其不意,咬你一口
衛立煌正是想以靜制動,按兵不動,只要我不出動,不現身,看你還有虎口張開的機會嗎?
為此,那段他的總策略是:把部隊集中在瀋陽附近不動不論人民解放軍打到哪裡,也不論守城部隊如何告急,即使蔣介石再三電令他派兵解圍,也一概不為所動
東北剿總換了統帥,按兵不動,東北野戰軍如之奈何呢
根據東北剿總的這一變化,東野總部在醞釀一場規模空前的戰役的同時,要求各部隊利用有利時機,趁著敵人固守城市、普遍士氣不高的機會,發起一場大規模的秘密戰線的戰鬥
公開仗不打,我和你玩秘密的
獨立縱隊政治部副主任、敵工部長喬向文,正在召集敵工部三處一室的正副職幹部,進行專題的敵情分析
陳副部長先介紹了一下東北局敵工部的一份書面通報,透過前期利用嫡系與雜牌部隊的矛盾,自121師開始,東野已經先後策反了八萬多人的國民黨部隊投誠起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間沒有一支國民黨中央軍,的基本都不是老蔣的嫡系部隊,絕大部隊是地方部隊,雜牌軍為此,在繼續利用各種關係和社會力量開展對敵策反的同時,上級希望在對國民黨中央軍、王牌部隊重點開展工作,爭取有所突破
中央軍一旦投誠,那影響是完全不同的
難度自然很大,蔣介石用人大抵分兩種,一是黃埔,二是老鄉
老鄉不用說
受了蔣介石的恩惠,在仕途和軍隊配備上都得到特別關照的嫡系部隊高階軍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