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得失一月間
第一百八十章 得失一月間
東北第一戰,槍聲大雨點
**輸了,丟下四平後,幾萬人馬撒腿北撤
遠在重慶的老蔣,一面忙著談判,著手準備撤離陪都重慶,殺回南京,一面幾道電令,又是嘉獎又是表揚,杜聿明童鞋,繼續給力,你不愧是我的黃埔一起高材生,給我一鼓作氣,繼續打,滅了他們搶東北的念頭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杜聿明雖然帶著遠征軍打了不少硬仗,但如何全面挽回野人山的負面影響,他一直琢磨著呢,這回,他,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
建功立業,在此一舉
馬鞭一揮,數萬大軍乘勝追擊,在東北平原上長驅直入
東北形勢變數忒大了
幾百公里一跑,指揮部帶著幾萬吃敗仗的軍隊,轉眼就到了長春的邊上
進城會合,死守長春?
還是放棄長春,繼續北撤?
這個問題太糾結了
不止是指揮部糾結,所以**決策層都在糾結
延安和東北局,東北局與自治軍,自治軍內部,各有看法
延安要求堅守,那是必然的,因為此刻國共談判到了關鍵時候,四平雖丟,長春在手,經略東北仍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東北局呢,東北最高決策機構,也認為長春幅員廣闊,輻射四周,如果能堅守成功,對東北工作有深遠影響
自治軍領導看法迥異
應了一句老話,站著不腰疼
不是們能,而是**這回火力太猛了
經過四平的強勢較量後,他們第一次清晰地了隊伍的弱點:
長期農村游擊戰爭,缺乏城市防禦基本經驗,這一點沒啥話說八路軍嘛,本來就是游擊戰運動戰的專家,在鬼子後方搞搞破壞,搶點地盤,騷擾騷擾,正面作戰那種苦差事,讓國民政府的正規軍去當冤大頭,打了八年,從來沒有玩過一次戰役性的大兵團對抗,國民黨死了幾百萬,八路軍增加了百來萬 這一會,讓他們放棄了的長處,換種打法,容易嗎,就像足球場上,最好的後衛,那是管盯人的,可是你讓他去打前鋒,去進球,滑不滑稽?
從前分散抗日,未曾集團作戰,以致友鄰部隊缺乏協同作戰、互相配合的意識;這一點明顯不過,八路軍四軍,都是以根據地為單元的,一個地盤一個軍隊,平時都是圍繞著根據地的保衛打打小仗,極少極少互相聯手出擊,用不著的嘛,游擊戰,騷擾戰,小部隊就足夠了鬼子來了一個大隊,已經讓八路軍總部如臨大敵了,《亮劍》看過,說的是事實,我們的幾個團,往往也吃不下日軍的一個大隊,呵呵,大隊,那才幾個人,一千來人啊,國民黨老蔣那裡都是和人家師團旅團以上的重量級選手對抗,動輒幾萬人幾十萬人血戰,你編的歷史書老罵國民黨不抗日,三百多萬**難不成全部禽流感豬流感玩完的啊
火力配備不科學,缺乏梯次,不適應城市作戰要點;這一點就不用說了,咱們的老部隊,壓根就沒打過城市戰,原先哪這些
通訊手段落後
這一點,非常致命,戰鬥激烈時,指揮部與各隊伍經常失去聯絡,要城市防禦戰,那就是要根據敵人進攻情況,不斷調整兵力火力部署,通訊跟不上,乾著急
每一點都是致命的
最終,槍桿子說了算
對照這些問題,四平守不了,長春一樣,也遲早完蛋
與其再次吃敗仗,不如主動撤退,儲存實力
撤
喬向文和獨立支隊是在5月20號,得到撤退命令的
進城剛滿一個月,一切百廢待興
捨不得啊
獨立支隊的官兵,千里跋涉,毫不容易有個地方吃頓飽飯,睡個暖鋪
喬向文接到電報,那是心裡也很難受的,長春從偵察,到攻打,到秘密開展電影公司的轉化,大規模的招兵買馬,與這座城市能沒感情嗎?
感情歸感情,理智歸理智,**的高階幹部基本都是感情裝在心裡,埋得深深的,平時一切聽組織的
為了大局,喬向文很快調整思路,親自上陣,給山東老們做思想工作
們,眼前撤退,是為了將來有一天揚眉吐氣地打,大夥別急,長春遲早還是我們的,東北也是,只要咱們槍桿子在手
老虎團本來就是國民黨那裡的,喬向文和陳虎幾次三番交流,最終,說得老虎團的們熱血沸騰,喬政委,既然被你一忽悠,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