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目前不達、或者因為戰爭原因被關停的。
就在這種情勢下,迎風,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先是經人指點,拜會了招遠的土專家田光復。
繼而,帶著日本國內先進的金屬探測器,在幾座山裡馬不停蹄地進行了探測。
照片裡的那個鋤頭一樣的東西,其實不是咱老百姓家裡種地用的,而是一種金屬探測棒。
插一句,眼下的金屬探測儀,那是高科技的,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個叫金屬檢測器,那是一個儀器盒,另一個就是剔除裝置,檢測器內部分佈著三組線圈,分別是發射線圈和兩個接收線圈,發射線圈透過振盪器產生高頻磁場,一旦有金屬物質進入磁場區域,磁場受到干擾,就會報警,這時候,剔除裝置就會自動開始工作,從而把金屬雜質排除掉。
抗戰那時候,科技還沒這麼發達,檢測儀是差不多的原理,但是鋤頭一樣的感應棒,必須深入地下,要是在直徑十米範圍之內有金屬物存在,檢測儀還是會出現異常。
所以說,同樣是有色金屬礦藏,中國目前很多地礦,產量不大,純度不高,開發不夠,不是礦工們不努力,而是咱們的活兒,實在沒啥科技含量。你聽說過國外三天兩頭髮生礦難的嗎?還記得當初李四光發現有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的事情嗎?多難啊,馬不停蹄那麼多人跑了很多年,在國外,勘探地下資源用不著這樣麻煩的,這就是科技與人工的區別。
鏡頭轉回來。
看到這名軍官如此細心,考慮周全,兩位教授對立的情緒慢慢減少了,僵持了一會兒,站了起來,儘管臉上依舊不悅著,還是隨著他走下了車。
下面一排小鬼子,一見他倆,嘩地,全部深深鞠躬,再敬禮,嘴巴里肌理哇啦了幾聲,應該是表示歡迎,多多關照吧。
少佐一欠身,手一伸。
黑色轎車緩緩開過來。
兩名專家隨著他的手勢,邁進了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