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明白這個道理,綿竹城的人也沒有辦法去阻止張魯去實施這個水淹綿竹城的企圖。因為城裡只有二萬部隊,無論出城破壞哪一個壩都不行,因為每個壩都有一萬以上計程車兵在那裡護衛,也許守軍還沒有攻到壩的附近就被嚴陣以待的張杜聯軍給包圍了。
困在城裡無計可施的徐庶、法正只好一邊向劉嘉報告綿竹馬上就會要放棄,一邊安排城裡的百姓、傷兵、物質進行轉移。
接信後的劉嘉大吃一驚:現在火藥還沒有備齊、龐統的部隊還走在桂陽到長沙的路上、江油城的城牆還沒有完功……,這可怎麼辦?
無奈的劉嘉只好讓徐庶儘可能拖延出城的時間並加強路上的阻截;詢問龐統計劃提前的可能性;命令張遼率騎兵騷擾聯軍的後方;當然也催促馬謖增派人手抓緊時間煉製……
就在劉嘉焦慮不安的時候,老天爺似乎也與劉嘉做對,失去關隘後的這幾天幾乎天天都是大雨,不但牛角岔關隘前已經是一遍汪洋,其上游水位更是猛漲,有時一天漲一尺,有時一天可一漲三尺,讓那道新建的攔水壩多次出現了險情。不過因為壩是建在兩山之間,河道不寬,而人手又多,問題很快就被張魯的部隊給解決了。
這天,閻圃聽探馬報告水情後,連夜命令駐紮在綿竹城前面的、地勢低窪處計程車兵趕緊轉移營寨,同時命令士兵連夜秘密趕製竹排、木筏、蒐集船隻。
到深夜,駐紮在上游壩邊計程車兵遵命偷偷挖開了上游的那道壩。洶湧而失去束縛的河水立即呼嘯著從缺口處奔騰而下,順著它固有的河道一路漫過,穿過牛角岔關隘後直衝綿竹城而來。
興奮的張魯他們坐在駐紮在高地的帳篷裡等待著訊息的到來。
果然當他們聽到一陣低沉的顫聲後不久,訊息就一個接著一個傳來:“報告!護城河水位開始迅速上漲!”、“報告!洪水已經與吊橋橋座平齊!”、“報告!水已經進城!”、“報告!城門口水位已經有三尺深了!”、……
開始張魯等人還興高采烈地聽著探馬的報告,但越到後來越開始疑惑:城裡太安靜了。
終於張魯忍不住問探馬道:“城裡面沒有哭喊聲?叫喊聲呢?”
“沒有!城裡一片死寂!”探馬連忙回答。
“那城牆上有士兵把守沒有?”張魯又問。
“有!還有士兵打著火把在巡邏!”探馬再答。
“他們沒有看見洪水?難道不驚慌失措?”張魯奇怪地問道。
“洪水肯定被他們看見了。水聲那麼大,城外四周都是白茫茫一片,不可能不知道。可能……”探馬欲言又止。
“可能什麼?”張魯連忙追問,其他人也盯著探馬。
“可能是他們早就預計到了今天有洪水來。”探馬頭低了下來。
張魯見閻圃在痛苦地點頭,因此把手一揮,讓探馬出去了。
張魯焦急地說道:“如果他們有準備的話那我們不白忙了嗎?而且有了這些洪水不反而使我們自己攻城更困難了嗎?”
第109回 《張遼出手》
孫乾低聲道:“張大人勿憂,雖然我們淹不死他們計程車兵,但這麼大的洪水使我們取下綿竹城變得輕而易舉了。”
張魯連忙朝閻圃問道:“是真的嗎?是不是我們可以很快就能取下這個綿竹城?那城牆上巡邏計程車兵怎麼說?”
閻圃嘆了一口氣道:“那是徐庶他們留下的疑兵,數量肯定不多。他們識破了我們利用洪水的計策,為了儘可能阻止我們過早取城,所以留下了一些士兵。只要天明,等水位再高一些,我們就可以乘船乘筏進攻了,攻取這座城很快就可以實現。”
張魯立即高興了,說道:“太好了!我們這次消滅他們人多人少都沒有關係。只要能攻下這座城,他們能逃到哪裡去?讓他們都死在江油鎮也好,省得我們殺他們要費幾次力。”
孫乾笑道:“是呀,不管怎麼樣,我們至少省下了幾十天的攻城時間。”
張魯樂道:“在龐統出兵後,時間就越來越寶貴了。節省幾十天可比消滅幾千士兵要重要得多。”
第二天早晨,洪水水位超過了城門門頂了,當上午張魯幾萬大軍乘木筏進攻綿竹城的時候,洪水離城垛口只有二尺來高——城牆的作用基本喪失。
留守在城牆上的人確實很少,又因為城牆的作用消失,張魯士兵所乘的一些大船還遠遠超過了城牆的高度,變成了張魯計程車兵是居高臨下。
守軍們只是象徵性地射了幾箭後就從容不迫地順著